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经验总结和研习的理论结晶,作者提出了头部测量的有效方法,解决了临摹与写生结合的方法问题。作者通过CT图和X光片,测量分析东方人的人体比例关系,比如肩部造型,将这个部位搞清楚,解决线条由头部向躯体延伸显得平面化以及导致一些比例关系或者透视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书结合古代名画梳理了传统服饰的主要式样与历史演变,提出...
查看详情《国剧正宗 梨园一叶——富连成戏曲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富连成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富连成戏曲国际学术论坛”论文精选集。 内容包括: ⑴富连成科班与京剧史、与京剧艺术(剧目编创、表演创作、演出史、艺术评论等)、富连成科班与京剧艺术教育体系、与京剧艺术家及众多戏曲从业者、与其他剧种及其他科班的交融...
查看详情《国韵京剧——梨园弟子》采访、拍摄约40小时视频。视频资料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如进行文字整理、编辑,极具收藏价值。此外,除拍摄影片使用的资料外,尚有蕴藏在视频资料中的大量素材、选题未曾开发,此项目将其进行整理与编辑,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该项目的成果一可供作为文献资料进行使用;二可为进一步的文献开发提供素材。 本书工作分为...
查看详情本套书系《民国京昆期刊文献汇编》系列之一,据民国版《春柳》原版影印。《春柳》杂志是民国初年京津地区第一份戏剧专业期刊,在戏曲、话剧领域影响颇大。该刊与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史之起点的春柳社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春柳》杂志1918年12月创刊于天津,原定每月1期,每期约100—150页,至1919年10月休刊,共出版8期。创办之宗旨,在于改良戏...
查看详情叶少兰系当代京剧叶派小生艺术掌门人,其祖上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声名远播。本书收录了叶少兰先生根据自己一生的艺术经验和艺术思考写就的艺术文论70余篇,分为“弘扬与传播”“躬行与实践”“感念与怀想”“建言与呼吁”四个方面。文前集中收录了叶少兰先生的舞台演出照,文后附录了叶少兰先生近年来创排的新编历史剧《珠帘秀》,以及重新复排的新编历史剧《谢瑶环》...
查看详情本书25万字,近50篇,是作者近15年来曲艺评论文章的结集。内容包括曲艺理论研究、曲艺作品品评,以及对曲艺现状的关照、剖析与建议。 作者系北方曲艺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专业出身,重视调查与实践,所评所论,皆有的放矢,对于推进曲艺研究,以及推动当下曲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查看详情马名骏(1939— )是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铜锤、架子花脸,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书约10万字,照片约50幅(主要是舞台照片),附录演出戏单10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作者京剧生活自述;二、作者对京剧艺术的随想和感悟;三、师友对作者的回忆和评论。作者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京剧新人,其生活和艺术历程,折射出了这一时段京剧发展新...
查看详情本书为2019年1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2019年6月12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第二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论文合集,约32万字,图片约50幅。 论文作者主要是中国、日本、美国等海内外戏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内戏曲研究领域的青年才俊,聚焦梅兰芳访日演出的相关史实、各界反应与态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