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中西医理论,结合物理学知识,既从整体出发,又运用局部解剖生理等知识来阐释人体的工作原理、疾病的机制以及如何预防保健。从单一因素、微观因素等不是我写作的目的,当然可能会涉及一些,你可以一晃而过,不必太花脑筋去理解记忆。力求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比喻,既没有晦涩阴阳五行经络等术语,也没有复杂神经网络、细胞组分、分子结构、基因及其调控等表述...
本书为《青海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丛书其中的一本,是彭书麟教授学术研究、教学成果的结集。按照内容分为“文化寻踪”“文艺评论”“执教心得”“往事回首”四个部分。“文化寻踪”收录了彭书麟先生研究中国西部地区人民审美文化的10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有的曾单独发表,有的从《西部审美文化寻踪》中收录(文章的出处已在每篇文章末尾处注明)。“...
1097年,苏东坡被贬儋州(今海南),他由雷州渡海,澄迈登陆,自琼州至儋州;三年后返回,澄迈渡海北归。澄迈,遂成为苏东坡毕生渡海经历的见证。苏东坡在澄迈留下了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澄迈县千百年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宝贵文化资源,这些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澄迈县千百年来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宝贵文化财富。本书考证了东坡渡海相关文献与历史地理史料...
《国际汉学》创刊于1995年。2014年,该刊被中国知网收录,刊期为季刊。2017年,该刊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该刊旨在推动汉学之研究,为海内外汉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在中外汉学界产生了持久且深远的影响。主要栏目有:汉学一家言、汉学访谈录、汉学对话、(国别)汉学史研究、中国经典在海外、中国典籍外译研...
口腔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医学专业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器械的不断涌现,使得口腔医学得以迅速发展。肿瘤一直以来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口腔肿瘤患者因疾病特殊的解剖部位,往往面临着呼吸、吞咽、发音、咀嚼、容貌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患者对护理的需求相较一般肿瘤患者更高。基于此,作者...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31辑包含8个栏目共26篇文章。本辑主打:健康人类学。其他文章基于“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出发点,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现实案例,并主要从民族学的相关研究视角展...
本书为洪堡和雷慕沙在1824—1831年间关于汉语讨论的书信往来,呈现了多种语言研究方法的交汇与互动,重现了现代汉学兴起的思想图景,为汉学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书中除收录洪堡和雷慕沙通信集之外,还收录了一些洪堡、雷慕沙等人的公开学术讨论,如《论语法形式的产生及其对观念发展的影响》《关于洪堡一文的评论》等,每一段文字,都折射出欧...
本书为“青海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之一。本书按照内容分为“读曲杂论”“教学点滴”“故影依稀”“辑书跋语”四个部分。“读曲杂论”收录了作者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15篇文章,每篇文章集思想性、学理性、创新性于一体;“教学点滴”收录了作者回顾从教经验的5篇文章,说理透彻,情真意切,对于如何当好一名老师很有启发;“故影依稀”收录了作者回忆...
本书为“青海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之一;本书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简称“黄南州”,首府同仁市,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本书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黄河上游黄南地区民众语言使用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作者紧紧围绕黄南地区的语言生活,以...
本书为“青海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之一。1992年,贾晞儒先生在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的民族史研究生班以“语言民族学”为题作专题讲座课,之后为硕士研究生也讲授此课。本书即是以讲课教义为基础,加上近些年的新材料,形成了本书。贾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生产特点、生活方式、社会关系、风俗习惯、婚姻制度等都在其语言上有所反映和贮存,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