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全书以三言歌诀写成,附以注释。卷一、卷二医学源流及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卷三、卷四记述临床常用诸方,分析其疗效、方剂配伍;此外,并附录脏腑图说及四诊运用。全书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为医学门径书中流传较广的一种。现存初刻本,20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本书选用清嘉庆九年(18...
文魁先生之哲嗣赵绍琴教授,自幼背诵《濒湖脉学》、《雷公药性赋》、《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等,随父学医,尽得家传。友琴先生指定门人御医瞿文楼,传授他医道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医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赵绍琴1939年考取行医执照,继承父业,悬壶北京。后为提高深造,又先后从学于汪逢...
赵绍琴是当代屈指可数的温病大家。本书根据他1986年春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讲授温病课堂上录制的录像资料整理而成。先生将一生诊治温病的心得体会和独到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以条文形式表述,共23条2555字,概括了温病治疗的全过程,名《温病治验提要》。这次讲授即以此为蓝本。先生亲自系统地讲授《温病治验提要》,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温病卫、气...
何廉臣主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于1929年出版后,风行全国,后又收到全国名医的陆续投稿,但何廉臣先生已经去世。郭奇远将后续的这些稿件分门别类,编为《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于1936年出版。《续编》遵照前书体例,仍先以六淫统领诸病,故初集仍为“六淫病案”,按风、寒、燥、湿、暑、火的顺序编排。二集为“杂病案”,列中风、霍乱、虚劳、神经病、...
本书结合工作经验及读者的健康需求,将日常生活中大家关心的医学知识,根据大众关心的重点以通俗的语言编撰出来,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十七章,重点介绍了各个系统常见的疾病及相关的医学知识。该书不但具有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而且与日常实践密切结合,故特别适合普通百姓参考学习。
该书为作者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心得和临床感悟。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伤寒金匮学习指南”是作者多年学习《伤寒》《金匮》的体会。下篇为“杂病治疗各论”,是作者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比较缠手的顽难杂症,对于这些疾病治疗的体会与感悟,使后学者在遇到类问题时,能够引以为鉴。
内容简介本书为一位肝胆外科医生的文集,共60篇文章。内容主要围绕肝胆外科的手术技巧、医患关系、疾病诊治、医学观点等方面。“艺无止境,医亦无止境”,作者以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论述自己在肝胆外科方面的学术见解、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等,并表达了自己对外科医生职业的热爱,和坚守“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作者简介秦锡虎,男,1965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
民国医书《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由何廉臣编著,1929年出版。本书征集当时全国各地名医医案。共选辑三百余案。分上、下二集。上集为风寒、暑、湿、燥、火、四时六淫病案;下集为温疫、喉痧、白喉、霍乱、痢疫、瘄疫六种传染病案。医案记录完整,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及所患疾病的病名、原因、症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项。案后由何廉臣另加按语评述,对如...
内容简介在长期对患者答疑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都较为类,所以记录下来问答的内容,汇集成书,方便医生和患者参阅。书稿中,作者结合临床实践和自己的医学思考,把这些问答分成了筋骨、气血、神志、相火等几个维度,在分别做了概述之后,提出了简单的处理建议。全书文字通俗易懂,对于医理,作者借助了一些生活的比喻和例子来讲解,深入浅出,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