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包括藏医药发展简史、藏医病因学、藏医体质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以及藏医方剂分类、组成和配伍、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为方便临床故以病索方,主要依据病证分类法,将青藏地区常见病诊治基础方、代表方和临床常用方,以及特色藏药和方剂进行整理分类。本书通俗易懂,旨在向大众介绍藏医藏药,整理具有特色且疗效显著的...
本书介绍了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为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老教授张述文、张美云夫妇50年来应用手心用药的经验和体会。手心用药是把配好的中药握在手中或包在手心上,全身出汗后取下,然后慎避风寒数日。手心用药的原理:药物作用于手心的少府、劳宫穴再通过经络作用于心,使心脏更好地行使“君主之官”的功能,“主明则下安”,因而改善全身各部位的生理功能,各组织...
熊惠生(1873~1960年),江西新建县人。在道观习文练武,兼读医书。历10载,能文能医。回家后弃儒从医,业内、妇、儿科,60余年行道于新建、南昌之间,医名甚著,深受病家赞誉。1958年,新建县为了发掘老中医经验,由卫生局派专人给惠老的经验进行整理,历时3个月,写成《医学经验录》一书。本书内容包括证治概要、妇科辨论、病案记述等3部分,有...
胡万魁尤精《伤寒论》,为后学《伤寒论》之佼佼者,其在世时有“伤寒坏病,非胡医不可”之佳话。胡万魁老先生于晚年时将数十年间运用古方而治愈的医案三百余则,撰录成册,名之曰"古方治今病",惜未刊行,先生便已逝世。每案之末,均有已故中医王静山先生的按语,从中医理论上对原案的辨证论治作了进一步地说明。为发扬祖国医学,帮助读者对如...
本书系松江著名医家李启贤在研读温病大家叶天士之《叶氏医案存真》的过程中,遇有会意者,逐条采录,积成百案,并为之发挥疏证而成。原书分上下册,每册各五十种治法,共合为百法。本书古本已少有印刷面世,十分难得。此次作者有幸得到原本,遂对原书进行了细致点校,查改缺漏及句读,把原书两册并为一册,并将叶天士本人医案与李氏疏证之语用大小字分开,以便于读者...
杨师程(1874-1937),字百城,居常熟和平街,以仁心仁术著称。民国期间,与方耕霞、吴幼如、陆敬臣并称常熟中医界的“四庭柱”。其身后遗《拥书庐临证医案》6卷,《江苏艺文志》载该书已佚,但其实尚幸存数卷于人间。此次点校者有幸得此遗卷,故重新点校以使图书面世。本书为杨老先生治病医案之集合,以内科疾病为主,兼收妇科、儿科、外科及五官科医案。...
本书为钱超尘先生及其工作室各位专家编纂整理的数十年来关于中医典籍目录、版本、音韵、训诂、校勘、辨伪等中医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中医文献与中医文化研究领域传承创新的集中展现。 《晚清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与中医》《劳树棠与〈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关于中医古籍文体形式研究的几点思考》研究了医籍出版、医书目录、医籍文体等文献问题;《消渴病的...
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外科医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和新实践,最早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Kehlet 于 1997 年首先提出,随后欧美等国家便开始开展关于加速康复的大量研究,2006年,黎介寿教授团队将ERAS理念引入我国,开始了对ERAS的临床研究与探索。近年来,ERAS在国内已...
大脑中大约有9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眼睛左右着我们整个生活,许多人每天都要用眼睛来工作和学习,许多人用眼睛进入五彩缤纷的虚拟世界,比如3D。眼睛不仅有“看”的功能,还有生物钟功能,它调节着我们的昼夜节律,由于虹膜的独特性,有望成为体内身份证。 眼睛暴露于体表,受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易遭遇伤害或受到感染而患各种眼病,并可造成视力下降...
晚清宫廷医案分为两个部分,官方医药档案和散见宫廷医案。散见宫廷医案大部分是当时朝廷重臣的私人记录、参与宫廷医疗医生的私人记录以及报纸上刊登的消息,也有极少部分遗留在故宫各药房的档案。晚清留存的散见宫廷医案数量较大,内容丰富,能够为研究清代宫廷医案开辟新的角度、提供新的资料,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现存的散见宫廷医案即记录了很多现有官方医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