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始,诠释和研究《素问》《灵枢》《难经》此三本经典著作者与日俱增,基本可分为诠释、研究、辞书及类编四类,但都基本未对其传本“篇目重迭,前后不论,文义悬隔”之类的纰漏予以纠正和研究,以及类别细分。本书重新创建按中医学分科为经纬,对《素问》《灵枢》《难经》中所涉及的中医学术语为分类提纲,将以上经典条文共分为332个大项;再对每项中的相关条文...
本书以1965年吴佩衡先生油印本《伤寒论讲义》为底本,重新整理而成。自1965年以来,该书未再版。 吴佩衡先生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理论,被誉为当代扶阳派的代表人物,主温药亦不排斥寒凉。本书为吴先生给学生讲解伤寒论的讲义,从体例和内容可见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和指导临床。 本书分概论和各论两部分。概论包含:1...
本书为杜自明、段胜如两位老先生中医临床经验的合集,主要为两位老先生在正骨按摩方面的手法经验。杜老把他长期临床实践所积累的伤科手法归纳为理筋手法与正骨手法两大 类。前者又分为分筋理筋、弹筋拨络、摇升降、按摩镇定;后者则分为接、卡、挤、分、旋、端、靠。临症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选择运用。特别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时,他非常重视理筋手法与按摩、捏按的合理...
《传承中医》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第一章为问诊辑要,共收载了古代近20部中医名著中的问诊精华,并进行注释;第二章为理论探讨,收载了作者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见解和新成果;第三章为经验介绍,介绍了作者从医40年来诊治疾病的学术经验;第四章为学术争鸣,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本书由孟河医派第四代传人、江苏省名中医张宗良先生的嫡传弟子张三川所著。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临床验案精选,从张三川数十年的临床验案中精选出78例,按外感时令病、肺系疾病、心·脑系疾病、脾胃疾病、肝胆疾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及其他疾病排列,每个病例后均有详细按语。第二部分:临证医论精选,重点介绍作者在专业期刊所发表的讲座论点、论文。第三...
全书分三章:第一章《英杰列传》,记史上8位成就杰出者,如王叔和、庞安时、刘天和、万密斋、李时珍等。第二章《名医传略》,记63位业绩突出、载于方志史书者,如万菊轩、李月池、宋子京、李之泌、万宁、石美玉等。第三章《群医录表》,凡见于各类志书或文人笔记中杏林知名者207位,均以“录表”记之。总计医家278位。全书史料搜集较丰富,依时序分类记述。...
《续古医书研究》是在《古医书研究》的基础上,国医大师李今庸对中国古医书的新研究成果。凡是《古医书研究》未收录的相关内容,全部收入,内容包含有不同年代所写的《黄帝内经》相关学术专论,如《对我国古代医学的贡献》《在东方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等,还包括麻风隔离、古代疫病、古代药膳食疗、古代医学(医书)历史发展的学术论述,并...
《审查征集验方》(以下简称验方)是近代中国首部官版验方汇编,民国中医改进研究会编。近代山西省政府通过行政与鼓励相结合的手段,动员大量人力物力于1929至1937年间通过行政强制手段与教育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民间验方,并组织专家引导验方的征集与审查工作。该书共收录民间祖传秘方、名家效验良方近6000余首,分为6册。这些民间验方...
香药本草是中华本草的重要门类,广泛应用于美容化妆、养生保健、疾病治疗和食品制作等许多领域。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和介绍香药本草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十七章,分上、中、下三编和附录四大部分。上编总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香药的源流与发展、日常的功能与应用以及在医疗养生保健、本草香道领域中的应用。中编为各论一,讲述医用香药。将常用的医用香药分作芳香解表药、...
在浩繁的中华本草中,黄精是最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传奇色彩的中药品种之一。神仙家将之列为上品,道家将其视为养生的圣药,佛家将其看作三界共享的珍宝。汉代《博物志》载:“太阳草,服之长生,即黄精也。”宋代诗人朱弁写道:“仙经何物堪却老,较功无如太阳草。”古人之所以将黄精称作太阳之草,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黄精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具有养生、回阳、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