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清御医陈莲舫医案汇抄,由门人董韵笙辑编而成。陈氏世代业医,声闻沪上,后五次进京为光绪帝治虚劳,名声鹊起。陈氏审病细致,用药轻灵,临证多以大方治之,不尚峻烈,讲究内外兼治,尤长于调理肝脾。本书病案详尽,理法方药层次分明,对中医临床有很高参考价值。
本书选取近代孟河四大家之丁甘仁医案点校而成,丁氏医案论述严谨精当,立法方药丝丝入扣,用药崇尚和缓轻灵,无猛峻之剂,其中不少重病险症的治疗经验,颇有启迪价值。
王旭高,近世江浙名医,以擅治肝病闻名于时,本书医案资料完备,内容丰富,囊括内外妇儿各科,医案精彩纷呈,复诊者颇多,有利于读者前后推究,考其得失,是一部优秀的医案作品。
本书为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王逢春医案,王逢春善治时令温病,兼治胃肠杂病,效果显著。汪氏辨证精细,立法严谨,组方灵活,用药轻灵。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用药活泼,是一部优秀的医案作品。
本书所选录1900~1949年间中医期刊中有关医案评述的内容。 《古医案评述》是另一种形式的医案展示。包括:1、引前代医案评议;2、对名方治疗结果的评议;3、对近代方案的评议(包括对系列病的评议,用中、西两种思路对古医案的评议);4、医家对自己医案的评议;5、只推荐医案,不做评介。 本书医案并非记录当事者的诊病记录,而是对较有影响的前...
本书收集了1900~1949年中医期刊中的各类非医案体例的治验文论134篇。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医家在多年临证的基础上所写的有关同一类病证治疗经验总结,这类文章不是针对一个疾病或一种症状,而是面对一类有共性、有个性,又互相联系的一组病证,通过对比分析、溯证求源、鉴别用药,为读者展现病证的治验过程,本书为读者提供在病证治疗上多方面的参考,也...
本书收集了1900~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100余种中医期刊中的340余例医家医案。既包括当时的中医名家:丁福保、曹颖甫、曹炳章、恽铁樵、余奉仙、谢利恒、章次公、秦伯未、陆渊雷、周小农、王润民、王慎轩、李健颐、杨燧熙、杨志一、俞慎初等,也收入了一些不知名的医家医案。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期刊医案的特点,体裁丰富、内容广泛,大多是撰文者根据...
《陆氏三世医验》,又名《习医铃法》,是明代嘉靖年间医家陆岳祖孙三代的治疗验案总结,故名三世医验。钤,本义是一种农具,后来引申为印章、盖印章之意,且钤通权,即权谋、谋略。陆氏编写本案策略过程,即有所谓用药如用兵之意;另一方面旨在提示医者在谨守治病常规法度之外,更要知常达变,示人以论证处方之活法,故又名习医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