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和谐养生——中医不是传说》上篇。以送你一本养生康复的“圣经”开篇,分别讲述了“精、气、神”是人体的大药;阴阳平衡、和谐养生;五行与五脏养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然后从失去健康的原因讲起,分别讲述了为什么反对动手术;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饮水;病是吃出来的;睡眠的重要;生病就吃药的陷阱;颈椎、腰椎病的防治与误区;不要把健康的筹码压在医生...
本书为《和谐养生——中医不是传说》下篇。从孙思邈的养生秘诀讲起,分别讲述了孙思邈养生十三法;黄帝内视功;求医不如求己,偏方气死名医;神奇的经络疗法;易学实用的耳穴疗法;心、脑同病,心、脑保养;脾胃是你营养的来源;如何保养好你的发动机——肾;五脏的药食养生等九部分内容。从心、脑、脾、肾等九个方面告诉您正确的养生方法。
本书是一部本草奇书,由贾所学撰于明末。书中提出新颖的药母理论,具有高度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是一部在理论探讨上有特殊贡献的综合性本草著作。本书历史上曾经翻刻300余次,是中国古代本草书籍翻刻次数最多者。
明代中期王纶的《本草集要》,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作者集取《证类本草》要旨而成《本草集要》三部八卷,三易其稿,于1496年成书。本书是一部药性与临证相结合的综合性本草著作,立论严谨,颇有价值。
明李中立纂辑于万历四十年(1612)。本书12卷,收载药物470种,药图420幅,其中360余幅是作者据实物亲临写生所绘,附方369个。本书与以往本草的不同点为药图不绘原植物,仅绘其药用部分,真伪对照,以利药材鉴别,为突出药材形态鉴别的综合性本草;对前代本草记载详明的药品图注简明扼要,对易混淆品种则详加考察,澄清混乱;揭露当时药商以伪充...
皇甫嵩撰于明万历六年(1578)戊寅。作者自幼承家学,习儒之暇究心医学。因感于当时之人多舍《本经》而诵《药性赋》等浅近之作,忽本求末,故搜辑历代医经方书及诸家本草,考订撷要,著成《本草发明》六卷,是一部理论临床并重的综合性本草著作。
本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作者认为习医不可粗知药物温热寒凉、主治反毒,亦不可妄投奇方怪药,应当熟谙制方之宜及阴阳、运气、经络、脉因证治之理。于是取《证类本草》、《本草集要》、《本草蒙筌》等书,搜其要旨,悉心编排,匠心独运,以运气、经络理论等统摄本草,而成本书。
本书为近代著名医家恽铁樵研究《伤寒论》的心得之作。全书分为四卷,卷一载总论、《伤寒论》六经、《伤寒论》提纲等六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改革中医的看法及对伤寒六经、伤寒提纲证的见解;卷二载用药之讨论,主要讨论伤寒的用药及药物研究问题;卷三载论说九篇,主要围绕《伤寒论》讨论了中西医关于病名、病理的异同点及其对潜伏期、伤寒传经、治疗法等问题的认识...
《伤寒论通注》为朱壶山壶山医庐丛书之一,即《伤寒杂病论精义折衷》之《最新伤寒精义折中》的单行本,不分卷,依《伤寒论》原书次第分为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及附篇,书前另列有凡例、全书主旨、六经概论。每条条文前冠以精练文字作为标题,使学者一目了然。注文汇通中西医之义,择历代注家之精论而折中其说,解释明白,条理清楚,以注...
本书为近代岭南伤寒名医黎庇留积五十年之学养,正百数十节之舛误,精心编注而成。全书凡八卷,卷首有左公海序、读法。卷一至卷七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篇,卷八为删伪篇。末附《读仲圣书有误五大险证治法》。注文采集前人之说,并加按语,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是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伤寒论》注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