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汇解》于日本享和三年(1803)撰成,日本汉方名医丹波元简于文化四年(1807)作序,现存江都青藜阁和丛桂亭刻本。今采用日本嘉永七年(1854)甲寅初春京都再刻青藜阁本为底本译注。
《药治通义》一书日本著名医家丹波元坚所撰,共12卷,设104个相对独立的专题,精选诸家论述,附以作者按语,涉及用药方法、治病原则、治法要旨、方剂规范、药物功用、服药宜忌等临床诊疗过程各个方面,是一部通论临床处方用药精义的著作。
本书是《汉方医学》一书中的《伤寒论篇》部分,为日本杉原德行所著。 本书共分七章,六经病各列一章,但其先后排列与《伤寒论》有别,《伤寒论》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顺序记载的,而著者以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的顺序记述。第七章为三阴三阳差后劳复病。每一章先概述该经病之定义、病证分类及药治,继则或以病证或以汤证进行分节论述。
刘亚娴,河北医科大学四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霸州胜芳人,出生中医世家,1962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8年制),在北京大学生物系医预专业学习,后因病退学,随父习医(中医学徒)。1965年重考入天津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系全国首届、河北最早的中医硕士、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
本书为作者临证四十余年所写的医案、医论专辑,内容涉及中医内、外、妇、儿、五官及伤科等,充分反映了作者以阴血为本、以痰瘀为标的临床医学思想。
中医脉法,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精华。本书对《黄帝内经》以来的脉法源流:张仲景、华陀、秦越人、王叔和、李时珍、周学霆、张锡纯等诸家脉法,进行概括和译解,提纲挈领,由繁而简,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予以阐释,易于理解和记忆。作者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对中医脉法的经验,总结了"两手脏腑阴阳五行纵横观"的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刘渡舟验案171例,案中评证,法扣医理,周以中规,折以中矩。书中突出反映了刘渡舟先生之气机论、正邪论、火热论、脾胃论、古今接轨论和抓主证的学术思想以及治疗肝病、肾病、心脏病、脾胃病、温热病、痿证、痹证、眩晕、失眠等病的独到经验。
本书是将近代百年来对张仲景及其《伤寒论》相关研究文章进行分类论述、归纳总结的著作,述及近百年来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研究仲景学术的情况。 本书把要表述的内容分成对张仲景生平事迹的考证和研究、对《伤寒论》文献理论的研究和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研究等若干个专题,并根据伤寒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按1949年之前、1950~1966年间、19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