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收集了时逸人先生自1923年~1949年所撰写的150余篇医学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研究性论文,主要展示的是时先生对西医进入中国最初阶段的态度、改造中医的方法、创立一种新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路等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时期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生存的艰难。在文章中,先生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重新组建中医理论学说,并提出了截补中西医...
《秦伯未医学论文集》收集了秦伯未先生在1925年~1955年间,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百余篇论文。所收入文章内容非常广泛,本文集只能大概地分为三部分。 一、研究性论文,包括对中医前途的忧虑与坚定;对西医的看法,对中西医结合的态度;对中医教育的认识、实践、教材、分科诸问题的探讨与改革实践;对中医基本理论、学术问题的研究和发挥;对医家研究的论文...
继《扶阳食疗法要》之后推出《扶阳食疗效验良方》,二者互为补充,前者授人以渔,后者授人以鱼,二者兼得。其中,名方验案少有重复,可互应霞晖。 书中将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肾膀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妇科杂症等数十种常见病症的食疗效验方按常用扶阳食物分类列出,从味性归经、功能主治及食疗药膳的制作等方面加以介绍,使读者了解扶阳药膳食疗的食用...
本书是作者为北京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举办的经方师承班所作的经方心得系列讲座的讲稿。本书共分为十讲,主要以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方证辩证的学术思想为主线,既详尽阐发《伤寒论》六经方证的理论奥旨,阐扬胡希恕先生等经方医家方证辩证学术思想的要义,又有作者自己学用《伤寒》六经方证辩证的感悟、心得和创新,以及活用经方辨治的临治思路。本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
本书是作者三十年来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方例的验案和学习心得集,分上下两篇。上篇以五脏辨证用药的特点,将诸大小补泄方例、外感天行大小六神方,及救急五开窍方,类分五门,各列其中。各方例验案,附以按语,以期明析辩证立法用药根据。由于《辅行诀》独特的理论体系,本书在理法方药各个环节上均不乏新颖之处,同时展示了陶氏学术的特质风姿。下篇为医论医...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系统记录了泽田派与众不同的整体治疗、经络经穴之应用、穴位诊断法、常见病对症取穴、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常用的经验要穴;各论收录了作者自1927年至1942年所医治的无数患者中疗效十分显著的病案,并在记录时均采用现代医学的病名,按照虚幻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疾病、外科疾病、中枢神经性疾病...
本书是对宋俊生老中医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内容共分四卷,第一卷主要阐述伤 寒因素引起的以急性发烧为主要症状表现的疾病处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送老先生诊治 慢性伤寒因素引起的具有全身临床表现的疾病处理;第三卷主要内容是从宋老先生在《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基础上,从临床实践出发、摸索出来的一整套按照人体部位用药、 诊治疾病的病案及心得...
本书系叶氏晚年存案,由其门生按日抄录之门诊方。其未经整理修饰者,多为内科杂病,且鲜复诊案。后经徐灵胎评问世,复由张小林校订,并附赘所得于案末,嗣后由曹炳章圈校,复刻于其所编《中国医学大成》中。案凡472则,其辩证论治,切合病情,遣方用药承古而出新,所谓治法入神妙,确系定评,诚为后学治之津梁。 目录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提要 张序 叶...
经方世界,是临证的世界,是一个辨别病症和运用方药的世界。 本书以经方为基础来系统讲解后世不断发展的疾病治疗法则,特别是温病的具体证治, 且以六经辨病辨症方治等几个章节展开,最后附有作者的临床用方经 验举隅。六经是经方的轴心,是临症用方的基本框架,六经应该返璞归真,回到临床的 本源。而本书则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内容为主,并适...
经方,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共计约269首,用药264味。后世医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以辩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