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病根秘穴埋线针疗的应用,有二十八个组穴应用。在2020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董立君病根秘穴埋线针疗》书中第六章有十六个病根秘穴埋线组穴,十六个秘穴组合对位置定位、肌肉解剖、操作手法等做了具体介绍,这一章是学习病根秘穴埋线的重要章节。在本书中将上次没有写入《董立君病根秘穴埋线针疗》书中的另外十二个病根秘...
2017年10月,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召开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合会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加大推进中国地方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并从2018年开始,组织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辑刊,每年出版两辑,作为联席会的系列出版物,汇集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成果,打造“中国地方学”特色品牌。本辑从地方学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本书系新疆社科基金专项项目“文化援疆工作机制与成效研究”(项目批准号:21VZX014)和新疆师范大学智库文化润疆研究院重点项目“中华文化节庆、节气与少数民族节庆的历史与关联研究”(项目批准号:ZK202210A)的阶段性成果。本书《通往民心相通之路》是《通往文化传播之路》(2019)、《通往学术传承之路》(2020)、《通往学术志业之路...
《疾病、文化与生态环境》一书选择了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彝族、傣族、苗族和藏族4个少数民族,从疾病、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多学科视角,通过大量田野个案探究疾病的构成、求医的行为、医疗体系、治疗方式,以及文化、生态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等问题。阐述了疾病治疗作为社会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其形成与民族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等有直接的关联。课...
从东汉末年开始,浦江人文渐渐兴起,而忠孝文化的特征尤其明显。南宋灭亡之后,以方凤为首的浦江遗民文学群体迅速形成,共同开启了浦江文化的新篇章。由于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后采取了极端的民族歧视政策,浦江遗民群体在南宋灭亡后第十个年头(一二八六),联络浙江、江苏、福建、江西等地区的大批遗民故老,以诗歌创作比赛为名,在浦江月泉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抗...
天宁寺塔位于安阳老城西北隅天宁寺旧址。有人把它喻为安阳的象征。此塔形制特殊,上大下小,呈伞状,在我国古塔中极为少见,有人说在国外也是罕见的。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寺原建于隋仁寿(601~604年)年间,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新修葺天宁寺和塔...
本图由美国将军FRANKDORN绘制于1936年,用漫画笔触描绘人物、动物、建筑、交通工具,展现了民国年间北平城的风物民情,诸如老先生在西城斗鸡放鸽,小偷在晓市兜售珠宝项链,驼队和驴车进出左安门、右安门,外国人在西山打高尔夫。地图右边和上边还有半圈附图,从公元前1100年的建城传说画起,一直记录到迁都南京,既形象生动又幽默风趣地表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