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社长孟白在香港《文汇报》发表文章——《我所关注的中华文化传播》

发布日期:2006-05-15 0:00:00 来源:香港《文汇报》2005年7月26日 第34版

曾有朋友问我:你的专业是自然科学,为何对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为何你的学苑出版社多年来孜孜以求传播中华文化?

我发现,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还真说不清楚。感谢《文汇报》黄秋芳女士的采访,促使我钻出繁杂的工作,深沉地思索了一番,大致理出了一点头绪

我认为,我们所讨论的“文化”,实际上是指人类文明,是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政治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活动在内的广义的文化。这种广义的文化是由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思想哲学乃至法律政治诸多元素组织的。

纵观人类历史,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犹如自然界中的水。一方面,它能起到滋润各类生命机体,润滑和消解各种钢性结构碰撞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会带来灾难,毁灭性的影响。有时,它是显形的,瞬间的爆发就能重塑世界面貌;有时,它又是无形的,悄悄地、缓慢地改变世界的本质。可以说,正是在文化源地和文化体系的产生过程中,在文化演进、文化撕裂以及文化扩散和传播中,在文化核心,文化区以及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变动中,世界一步步地发生变化。

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性发展,显现出由一种“强势文化”主宰世界的可怕趋势。我之所以称之为“可怕的”趋势,是因为文化的多样、多元化的追求,才能使人类文明进步,反之,一元文化的裂断,将使人类文明窒息和停滞。世界现存的各种文化体系,以及未形成体系、无法纳入某一体系的单个文化,都兼具优点和缺点。只不过有的优点多、缺点少;有的优点少,缺点多,没有哪一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不是妄自尊大的,都应当能够从其他文化汲取有益的养份,也应当欢迎其他文化共栖于地球上。

中华文化曾经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是世界几个文化核心之一,影响辐射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中华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但是近两个多世纪里,中华文化处于被不断边缘化的状态,承受着一波又一波外来“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对此已有许多学者发表了见解,我无意在此赘述。我想说的是,100多年来的中国历史表明,中华民族不能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用任何一种其他文化取代中华文化,只会导致中华民族的动乱至消亡。这不仅由于我们的资源环境条件所限,也不仅由于我们的人口状况所限,还由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于构成这个民族的所有群体和个人对这个民族的集体认同。这种认同是通过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表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民族文化特质的集体记忆。

其实我从不排斥任何文化,对外国的、外族的文化同样兴趣盎然。但是毕竟我是中国人,是中国的出版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我们所感受到的中华文化,尽管融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的要素,但是根源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基础性的构成,而且也是标示中华文化的特点、体现它的魅力的重要因素。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剔除糟粕、发扬精华的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哪些是精华应当保存,哪些是糟粕应当摒弃,讨论一百天也未必说得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过去100年里多次出现过的将某些传统文化的类别、领域全部看成垃圾或全部视为至宝的绝对化态度,绝对是不可取的。

从我个人而言,更加偏好考究和表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技术工艺、民间文化,以及古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可以被统称之为“小文化”(与古代官方独尊的儒学等“大文化”相对而言)。中国历代正统的官修典籍一向轻视和忽略这些内容,语焉不详。只有从“不入流”的稗官野史、艺术作品中能够觅得一鳞半爪。如此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中华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却没有留下翔实完整、成体系的记载,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的一大损失,也反映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缺陷,这种文化传统与儒家文化长期占据中华文化的统治地位有很大关系。诚然,儒家文化对于中国长期的统一功不可没,但它对于其他文化有意无意的排斥、贬低作用,无疑对明清以降的中华文明的停滞、衰落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好在现代中国学术界开始弥补先人所留下的遗憾,产生了大量的结果。作为依附于学术界的出版界,也拥有了大片可供开拓的疆域。面对包罗万象的中华传统文化,学苑出版社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着力于技术工艺、民间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题材的出版。

古代的器作、技术,在皇家、官府心目中地位卑微。个别“辉煌成就”如观象台之类,不过是为皇家占星祈福用的;至于“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很大,在中国却沦为统御百姓或娱乐的工具。我社一直着力发掘这方面的选题。例如《图说中国古代农具》、《图说中国传统医疗器具》,通过收集、整理、展示图片等资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医疗历史,同时揭示中华文化对于自然界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我社出版了近千种中医中药学的著作,是出版这类图书的主要出版社之一,尤其侧重介绍中药学研究的成果。随着世界各国逐渐重视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医药学,这一领域今后还有大量可供开拓的资源。

在文史古籍的出版方面,我社更专注于搜求拾遗补缺性质的研究,整理成果。剑走偏锋。例如出版的《满语杂识》、《明清档案学》、《清代国家机关考略》、《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家乐戏班》、《爱新觉罗宗谱》、《太学文献大成》、《清车王府藏曲本》、《诗经要籍集成》、《清代治藏法规全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民国藏事史料汇编》、《中国近代海战场纪实丛书》等;以及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如《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等书;已整理、编纂、出版的20余套(种)古代版画系列,形成了国内外最为齐全的古代版画资料库。

中国民俗和民间文化的图书出版,也是我社长期开拓的领域,包括《全像山海经图比较》、《三足乌文丛》,老城市民俗地图系列和北京史地民俗丛书系列的民俗、民间文化图书,与文物、考古、收藏系列的图书相互呼应,旨在拼缀、再现过去某时某地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情书卷,此外,我社还是国内外出版谜语、楹联以及其他民间文艺图书最为齐全、系统的出版社。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迅速演进,民间文化处于日见衰微甚至灭绝的困境,另外,民间文化的载体十分脆弱,许多民间文化形式是靠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一个艺人的去世往往意味着一个民间文化品种就此流失,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民俗研究工作全面开展的时间很晚,力量很弱。因此,民间文化的图书出版带有文化抢救的性质。我了解到,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个国家级的专门发表民间文化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几经周折,在2004年我社创办了《民间文化论坛》学术期刊,短短一年的时间,该刊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我社最初在选择和出版中华文化的图书时,并没有明确清晰的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宏图大略,但是很快发现了海外的需求,迄今我社有数百种图书销往海外,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作用。不过,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系统地梳理、出版、传播中华文化,非一社一地之力所达。我用了“我所关注的中华文化的传播”为本文题目,也是说明我社仅对中华文化之一小部分进行了些许探索,旨在恳请出版业和其他传媒业同仁都来关注中华文化传播之千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