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代表团访问我社

发布日期:2006-08-18 0:00:00 来源:

2006年8月14日下午,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阮志耐院长一行5人访问我社,双方就有关文化交流和合作出版等事项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现场

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是越南文化部专属研究单位,是越南文学艺术、文化遗产等文化领域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于1971年成立,原名越南艺术研究院,2003年更名为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研究领域从原来的文化拓宽到了文化、广播、出版。该院现有100多名干部(含20位博士、25位硕士),在河内市、顺化市和胡志明市各设一个分院。该院一方面从事研究,另一方面还培训人才(含博士学位)。

我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出版中华传统文化图书,如中医中药、历史、考古、文化、科技方面的图书,尤重民间文化,对中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我社又承办《民间文化论坛》期刊(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民间文化学术期刊),逐步树立了中国民俗研究成果的出版中心地位。

2005年9月,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与亚细亚民俗学会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我社王善民、刘涟等同志应邀参加,孟白社长因工作太忙未能参加。会议期间,研究院与出版社洽谈,均表达了今后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意愿。

经过近一年的沟通和准备,2006年8月14日,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阮志耐院长应邀率邓越碧(副院长)、阮有聪(顺化市分院院长)、裴淮山(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阮明德(研究员、翻译)一行五人访问我社。在参观出版成果后,越南来宾与我社孟白、徐建军、徐扬、刘小灿、李耕、潘占伟等同志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我社社长孟白首先代表出版社致辞欢迎。另外,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他还表达了九三学社中央领导支持我社与外国、尤其是友好邻国开展文化交流的期望。在向对方介绍学苑社的情况后,他坦诚地说明了我社为何非常愿意与越南文化通讯研究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他说:中越是友好邻国,地缘、文化、民族、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彼此有很深的影响,但是过去文化交流不够广泛深入,两国人民相互之间的了解不尽人意,令人遗憾。现在两国都在改革开放、建设自己的国家,通过文化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于双方都是件好事。另外,中国受到“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越南也经历了多年的战争,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又造成两国都有亟待抢救的可能会迅速消逝的文化遗产,非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记录和保存下来。对方对这一领域的工作、研究成果互相交流、学习,有利于各自国家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而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十分有利于顺畅地完成这一愿望,所以,我社十分愿意与贵院建立直接的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贵院与越南文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

孟白社长(右)介绍我社情况

阮志耐院长首先感谢我社的盛情邀请与接待,并表示与孟白社长有同感。他介绍了研究院的情况,包括学术方向、成果,表示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一直负责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专业人才,掌握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不少研究成果。他们非常愿意与我社合作,将这些成果在中国出版,让中国人民更了解越南。他们也希望能将学苑版的图书译成越文在越南出版,让中华文化更广泛地为越南人民所了解。

阮志耐院长(中)仔细翻阅我社出版的期刊《民间文化论坛》

邓越碧、阮有聪、裴淮山、阮明德等几位嘉宾也介绍了正在研究的课题,并提出希望合作的项目。座谈会第二阶段,双方探讨了双方合作的具体方式、范围与内容,初步认定:在两年内,我社出版越南文化与通讯研究院研究、撰写的有关越南民间文化研究成果的文集、有关华侨在越南的历史的专著,以及介绍越南文化遗产的大型图书共三个项目。我社将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再提出更多的项目。同时,向研究院推荐优秀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在越南出版。双方还指定了今后日常联络的人员。

最后,阮志耐院长还盛情邀请孟白社长率团于今年内访问越南,一方面作出版调研,另一方面举行双方合作的签约仪式,以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双方还互赠了礼品与出版物。

晚上,我社在蒙古族风情的腾格里塔拉酒楼设宴款待阮志耐院长一行。迥异于热带风俗的中国北方饮食、歌舞和热情的待客方式,令专事文化研究的越南客人兴趣盎然,频频拍照、摄像,并与蒙古族演员合影。

越南代表团与蒙族演员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