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蕴深情 文章忆故乡——写在“故园画忆”丛书策划出版八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17-04-20 来源:《中国文物报》

 

“故园画忆”系列丛书

从2009年到2017年,8年时间,70多册图书,一万余幅画作。既有《北国风光黑龙江》《老绍兴风情》,也有《贵州民族风情》《川南古镇印象》,又有《上海老洋房》《西北老村舍民居》……目前还在陆续出版,计划达到两百多册的规模,描绘全国各个地方市镇乡村的历史文化景观和风俗。

当今的社会,住在喧嚣的大城市里,人们向往一种宁静。每当夜深人静,翻开这套丛书,从那一张张小桥流水和月上西楼中,总会让我们想起故园与乡愁……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为“故园画忆”系列丛书题词


缘起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方兴未艾的拆与建大潮中,许多熟悉的街景、房舍、院落迅速从视线中消失,它们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历史印痕也随之消逝,各地逐渐显现出千城一面、万村一面的趋势。

正如四合院之于北京、碉房之于藏南、拙政园之于苏州、纳西古镇之于丽江、蒙古包之于内蒙古、吊角楼之于湘西、窑洞之于陕北,那些亭台楼阁、城垣庙宇、寺塔洞窟、古道运河、皇家陵寝、王府宅院、民居商铺……存续着一座座古城镇和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

 
北京民居宅院·九爷府 郑希成 绘画

在那些景观里,拉洋片、捏泥人、做纸鸢、织云锦等老行当,古琴昆曲、呼麦长调等传统歌舞,叫卖吆喝、喝茶听书等老风景,炒肝卷果、肠汤线粉等老吃食,逛厂甸、赛龙舟、祭妈祖等老习俗,文房四宝、针灸藏药等老物件,构成过去岁月里百姓的生活方式、地域文化特色。


近些年,人们通过照相、摄影记录了不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但是,照片、录像是看见什么摄下什么。如果对象已经毁损、堆满垃圾,或是被“好心”地“修复”得面目全非,也只能原样录下。而与照片相比,绘画创作更灵活,可对被画对象做符合当时原貌的增改、删减,删去一些不宜入画的瑕疵,艺术化地再现当初的活动场景。

例如画四合院,可以去掉今人私搭乱建的小厨房,恢复原始格局;而画重庆的湖广会馆,又可以在如今空荡荡的戏楼、厅堂上增绘当年演戏、喝茶的场景、人物。

《消失的胡同》之琉璃厂西街         《湘西风情》之凤凰水门口

尤其是对那些摄影技术出现之前已经消失或改变的文化遗迹和生活方式,借助画者之笔,在方寸之体、步幅之距记录下被画对象在脑海中的原貌,让其既拥有鲜活生命和文化内涵,又饱含绘画者的风格和才华,成为蕴含历史厚重感的艺术品。再者,绘画之人,笔下的点、勾、抹、染,无不带有他独特的思索和情感,所勾勒出来的画面,蕴含着绘画者的深情感慨。这是照片和录像所难以企及的。

有感于此,十几年来倾心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工作的学苑出版社,产生了专门组织出版一套《故园画忆》系列丛书的强烈愿望,以“画”忆“家园”。无论最后形成数十册、还是成百册覆盖全国的城镇、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画册,它都将是我们这一代有社会责任感的作者、出版者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建设所贡献的成果。 

 
《天山南部风情》之都塔尔艺人

“故园画忆”虽然名字如此诗意,现实却非常严峻,我们需要与时间赛跑,赶在“故园”消失之前记录她最美的一面,将她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想要记录的“故园”是什么呢?“故园”,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留存下来的古代建筑、古村古镇;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的歌舞民俗、民族风情;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婚丧嫁娶礼仪、年节庆典。“故园”是有温度的,每一个人对“故园”的记忆组合起来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对“故园”的情感记忆。

我们还希望用这套书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让世界了解中国。与文字相比,绘画是全世界各民族成员易于了解并产生共鸣的形式。为了让更多外国读者读懂,我们为每幅画作加上英文简介,并特聘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专家审校。美国的杜大卫 (David N. Tool)、英国的柯马凯(Michael Crook)、美国的薄凯乐(Kayla Marie Crenshaw)……一大批热爱中华文化、精通汉语的外国友人成为“故园画忆”英文审阅专家。

 
《故园画忆》每幅画上都有英文简介

荟萃

最初的几册书稿,得之有些许偶然。比如《湘西风情》,作者田明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民族文化学者,我社曾出版他的《土家织锦》(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做封面设计方案时,他提供了几幅20世纪80年代在湘西写生的画稿,十分精彩。询问他是否还有描绘湘西的画稿,答案是数以百计,于是一本浓郁湘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湘西风情》就这样问世了。还有几位作者情况类似,多年积累许多写生画稿,于是他们便成为了《故园画忆》的作者。


 

多年来,与全国各地从事非遗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学者、官员、画家交往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许多艺术工作者积累了大量写生画稿,于是有意识地在全国各地组稿。八年来,我们的编辑走遍了大江南北。

在西藏,编辑克服剧烈的高原反应,经西藏作协主席介绍组稿;在新疆,我们走过石河子、喀什、乌鲁木齐,经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玉素甫先生介绍找到作者;在台湾,经台湾著名学者王秋桂介绍,认识了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在金门从事美术教育三十多年的吴鼎仁先生,有了《金门风情》;在澳门,经澳门教育局局长介绍,我们认识了澳门画家陈继春,有了《澳门旧影》。

《金门风情》之建威第            《澳门旧影》之圣保禄教堂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参与,我们在贵州省团委书记支持下,举办了贵州省美术专业大学生“村乡画忆”绘画大赛。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众多大学生参加,最终我们选取了100多名学生和胡红春教授的画作,完成《贵州村乡记忆》《贵州民族风情》《贵州山水风光》。

 
《贵州山水风光》之八卦梯田

在陆续出版两三年后,“故园画忆”的名字开始为大家熟悉,吸引来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作者队伍——

70多岁的宁波老画家罗枫先生,一次参加我社在宁波举办的书画笔会,看到“故园画忆”书系,立即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画稿。完成了《老宁波古韵》和《老绍兴风情》。

 
《老宁波古韵》之补碗补缸

作者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的杜仲瑞老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石家庄漫记》,看到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子,心情特别激动。从小喜欢画画的老先生,工作后服从组织分配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退休后重拾画笔,画了好几百幅太行山钢笔画。老先生没想到自己的画变成书,在《太行山漫记》的自序中,他说,“希望年轻的美术工作者,拿起笔来,描绘家乡,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太行山漫记》之梨树坪民居

“泥鳅张”张浩,一个在白洋淀长大的青年美术教师,从小喜欢画画,后来扎进孩子群做起了美术教师,终日带着孩子们在河滩码头写生、采风。结缘“故园画忆”之前,“泥鳅张”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一次,“泥鳅张”来北京进修,在书店看到“故园画忆”书系,一下被浓浓的怀旧之情打动,便直奔出版社编辑部,《水淀留痕》就这么诞生了。

 
《水淀留痕》之水生水长

毕业后来到兰州大学工作的80后年轻教师李晶晶,用暴走、骑行认识自己的第二故乡。敦煌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嘉峪关、玉门关、阳关,她像朝圣一样踏遍了“河西四郡三关”,慢慢地爱上了粗犷的大西北。她将自己两年的行走经历付诸笔端,有了《河西四郡三关》。后来,李晶晶送给同事这本《河西四郡三关》,引得同事孙晓勇也动了心,携夫人专程到出版社拜访,了解书系内容。夫人绘画,先生撰文,于是有了兰州城的《金城年轮》。

《金城年轮》之中山桥

2007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周鼎,听说三峡库区蓄水后龚滩古镇将全部被淹没于水下,便来到龚滩古镇写生,历时6个月画出80幅素描作品。2010年,“故园画忆”编辑到中央民族大学组稿,一位老师推荐了周鼎的“龚滩古镇”。在书稿编辑过程中,当时已担任某杂志副主编的周鼎,打了一纸辞职报告,加入这部丛书的编辑工作。

《龚滩古镇》之田氏阁楼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中国大地上也陆续出现了西方样式的建筑和城市,并且影响和改变了农耕社会中国的生活方式。在“故园画忆”中,《老青岛的洋建筑》《上海滩的万国风情》《老北京的洋建筑》《黑土地上的俄式风情》等展示了这段不可忽视的历史。

 《上海滩上的万国风情》之比利时领事馆  《黑土地上的俄式风情》之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收获

“故园画忆”书系陆续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2013年,《老宁波古韵》在宁波市著名古建“大方岳第”举办画展;作为山西省全民阅读月的重要活动,《太原名街老巷》新书首发式举行,向太原市民传播三晋文化。

2014年,威海市委宣传部主办,文广新局、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协办故园画忆钢笔画展暨《威海古韵》新书发布会,《齐鲁晚报》辟整版介绍。

 
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亮、威海市政府副市长张波、《世界华人》杂志编辑赵树然点评画作

2015年,《榆林印迹》被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优秀外宣品特别奖”;《塞外古城张家口》被当地媒体誉为“填补了素描画宣传张家口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空白”。

同年,“故园画忆”全国联展?北京首展在首都图书馆举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著名画家李燕深情地感谢“故园画忆”留下了他们这代人对老北京的记忆;著名非遗保护人士、法国作家华新民女士激动地说,学苑出版社做了她一直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系教授保罗(Paolo De Troia)在一幅幅画作前仔细观看,离开时他说,要把这些珍贵的图像和这套丛书的策划思路介绍给意大利。
 


 孟白社长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
 

2015年6月, “《故园画忆》画作联展?北京首展”在首都图书馆举行。央视网、凤凰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网易、新浪、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等对展览进行了报道。 

郑希成老先生拄着拐杖(右)来参观“《故园画忆》画作联展?北京首展”

每一册“故园画忆”出版,似乎是一个个“星星之火”在当地点燃。这“星星之火”点燃了大家埋藏于心底却没有意识到的对家乡、对“故园”的热爱。在匆忙的行程中,儿时的记忆似乎已经远离,而“故园画忆”让大家忆起从前,想起家乡,回顾我们中华民族来时的路。

正因为“故园画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八年来已累计销售十余万册,有几本重印了一次又一次。大多数图书馆在采购了描绘本地的画册之后,希望将出版的“故园画忆”全部陆续配齐。台湾、香港的书店专辟《故园画忆》专柜。2014年,学苑出版社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价中心评出的“中国出版社世界影响力出版百强”中位列第16名,其中“故园画忆”丛书功不可没。

让我们更为欣慰的是,书中画出的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老建筑、老风俗,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读者喜欢上了这些作品。一个北大法律系学生,不仅自己购买,还在毕业前夕把几本描述老北京的图书分赠同寝室家在外地的同学,“让哥儿几个了解和记住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北京”。

2016年底,我们用《北京胡同记忆》开展了一项“阅读漂流”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北京读者的关注,更抵达山西、甘肃、四川、云南、陕西、河南、湖北、辽宁、吉林等地。一位读者感叹道:“北京城里,鳞次栉比的胡同,它们在那里就是历史。只有那真正的老胡同还在,北京,就还在呼吸。”

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

我们没有“今不如昔”的“九斤老太”般的情结,也很清楚现代化的城市、乡村建设可以给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们只是希望历史不留下过多的令人遗憾的空白。历史是要靠具体细致的鲜活场景和内容体现,绝非是由冷冰冰的GDP数字、血淋淋的战争和政治所构成。“故园”,不是回不去的“乡愁”,而是可以描绘、值得守护的美好画卷。希望通过今人的笔墨,让后人了解曾经存在过的景观,幅员辽阔、族群众多的中国大地上色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特点,以及绘者在作品中寄托的感情,并从中想象先人们曾经有过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喜怒哀乐。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人民重视自己民族、国家的历史,珍惜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才会引起外民族、外国的尊重和关注,才能让外国人对中华文化产生带有崇敬的兴趣,而不是带有殖民主义意味的猎奇式的兴趣。文物保护、文化保护传承,绝不仅仅是少数专家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需要参与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努力是一块“砖”,引来更多人参与的“玉”,让我们的“故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学苑出版社职工和作者、读者的共识。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7年4月14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