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络学》是经络研究成果中不可多得的创新性巨著。该书作者王鸿谟先生针对经络理论两千年来停滞不前、经络实质研究始终未能突破的严峻现实,经过深入研究,对古老的经络理论做了全面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
一、突破“营气流注”统治束缚,论证指出“营气流注”理论自相矛盾、违背人体生命规律,也违背基本科学常识,是经络理论停滞不前、经络系统难以构建、经络实质研究难以突破的主要障碍,必须否定。进而通过慎重验证、逐项更正了受营气流注误导所形成的一系列错误。
二、破解“手五里穴禁刺”之谜,揭示“经脉环状联系”本质,详论“六经气血多少”常数之误,直指“针尖斜刺迎随补泻手法”之非。
三、倡导论证经脉行气。强调经络是客观存在的独立联络系统,经脉行气、血脉行血,经络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四、经过系统整理,将经络理论分为经络结构、循行规律、古典理论三类。使各类理论内部、每一类理论之间,以及所有经络理论达到空前完整,协调统一。
五、还原经脉循行部位,创立循经排穴法,改进世界卫生组织《针灸穴名标准》,界定经络系统定义,构建出全新的经络分级系统。
六、率先提出经脉终始规律、经气双向运行规律、脏腑使道联络规律、经络分野规律,进而结合前人工作归纳出经脉循行的八项规律。
七、辨析还原标本、根结、本输、根溜注入、气街、四海、使道、经络分野、关合枢等古典经络理论本义。
八、彰显经络远程循经联系功能的重要科学价值。
九、强调经络研究必须严格遵守经典理论,紧密结合科学实践,才能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中华经络学》的这些创新性工作,站在全新的视角纵览经络全局,开拓了经络研究的新思路,使经络理论获得了空前的统一和发展,也使本书在经络发展史上占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并将对经络理论持续发展、经络实质研究进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针灸经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经络实质的研究工作也正在蓬勃进行之中。《中华经络学》的出版,无疑将积极促进这两项工作,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