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出版社孟白社长出席“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华南农大论坛并发表演讲

发布日期:2018-07-10 来源:

2018年7月6日——9日,第三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同济——华南农大论坛在华南农业大学举办。论坛以“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围绕传承、创新、融合、教育、实践等五大方面议题展开讨论。作为新兴的学术领域,论坛旨在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通过多学科融合、传承创新、思维方式转换,探索人类社会自我良性和谐发展的路径。

会上,学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孟白先生发表主旨报告,题为《生态实践中的历史因素》,以下为报告全文:

 

生态实践中的历史因素

学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孟白

 

作为一个非风景园林专业、非城乡建设规划专业、非生态专业的外行,来参加这个论坛,而且还要演讲报告,连我自己都感觉有点匪夷所思,生怕浪费了诸位的时光。在搜索了历届论坛的报告,并仔细揣度论坛的主旨意趣之后,我想就让我站在一个生态实践的爱好者和关注者的立场,用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反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城乡建设规划,汇报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因此,报告的观念、用语以及用词肯定既不规范也不学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一、生态实践中的历史因素

近10多年来,我参加过一些地方的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城市的新区规划的评审工作,涉及的区域范围有地市、县级的,也有湿地公园一类小范围的。另外,20年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领域、历史、考古、人类学专业互动密切,其间不断产生一些思考。以我粗浅的认识,“生态实践”体现在许多方面的项目之中,包括规划、设计、方案实施、产品运营。应当说,在各类项目的前期调研、踏勘和规划设计中,或多或少都注意了历史元素(要素)。一个区域的历史要素,既包括自然环境的演变,也包括人文活动的更替。获取的方式和满意度不同。

1. 自然环境的演变。借助自然科学有关专业的方法和成果,无论是现当代的自然环境状况,还是历史时期乃至史前时期的状况,以及灾害状况,获取的资料可以满足需要。

2. 人文活动的更替。获取资料的目的,是了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更,文化现象存在的情况(原生的,还是传入的?兴盛和衰亡的过程和原因?文化遗存还是活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借助考古成果、历史文献以及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作业,可以获得部分需要的资料,但是所获取的资料存在“不完整”和“不得已”的情况 。

① 不完整。针对一个目标区域,上述学科的已有成果和研究、调查方法,无法给出不同时期的完整资料。或者说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获得满意的完整信息,但往往项目完成时间有限,不可能等待。造成信息不完整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大致归为:战乱灾害的消灭和中断;历来缺少文献记载的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国历来轻视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记录;现居民是新近外来移民。结果是,获取的资料信息只是一些碎片,既无法在时间轴上串连有序,也无法覆盖整个区域。这对于把握目标区域不同时期的特征和本质,往往会起到干扰和误导作用。

② 不得已。中国直到几十年前,或者说不到一百年前,一直是农耕和游牧的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其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受制于自然环境的程度远远大于今天。很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建筑方式为例,诸如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南山地水边的高脚屋,内蒙古的蒙古包,环境使然。而福建山区的围屋、川东的墙堡式大院,则出于防盗匪的需要,可以说是无奈之举。这种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固然体现出了古人的生态智慧,但其形式是否有必要在今天的规划设计中保留 甚至彰显?身居其中的居住者的体验如何?

忽略历史要素可能会不完整、不得已的情况,可能导致规划设计“跑偏”,推导出似是而非的结论和方案。举一个例子:现在若干个省市联手在做的“恢复京杭大运河旧貌”的宏伟工程。当初凿通大运河,以后近千年的疏浚维护,大运河的功能就是运输。从政治上来说,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方的大一统局面的维持;从经济生活上来说,大运河形成了南北方物资交流,并且让北方都城能养活几十万、上百万居民;从景观上说,沿岸的聚落、建筑及其习俗,都是由漕运而生,为漕运服务的。100多年前大运河功能已丧失存在的需要,那么,恢复大运河的旧貌,恢复什么?干什么用?无非是耗费巨额资金建造大量的假古董和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公园。这种做法值得赞扬,还是摒弃?

二、用虚拟化的图景复原消失的世界

类似恢复大运河旧貌的项目很多,如“重修长城”、“再造圆明园”,其共性问题都是舍本求末:忽略历史上这个事物存在的功能已经消失了。魂没了,恢复个“壳”(而且是不伦不类的壳),有无必要?

我认为,保存,记录,甚至再现、复原历史文化旧貌,是十分有意义的,但不一定只有修造实体化的景观、建筑物这一条途径。将过去存在过而现已消逝的景观虚拟化复原在包括纸质或其他材料上,让今人和后人直观地看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片段,了解文化是如何从古至今一步步演化发展而来。这是一条值得探索开拓的路,也是我的团队——学苑出版社10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编绘、出版“历史景观复原图”。

1. 历史景观复原图是什么?

顾名思义,历史景观复原图就是用地图类的绘画,表现一定历史阶段内一个地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中国有几千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出现和仍存在许多民族,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同一个地方,时间轴上不同的点,景观也不同,例如西安,汉代长安和唐代长安都城格局就不同。同一个时间点上,不同地方景观各异,事件纷呈。历史是一层层叠加起来的,要一层层揭开,复原出当时的景象。每一幅历史景观图,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史某一层的一块碎片。碎片多了,拼缀出的全景图就可以更加清晰完整;一层层的图景多了,整个历史的图景也更清晰完整。

2. 历史景观复原图编绘过程

随着时间推移,景观会不断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绘制历史景观图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复原”的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当代遥感、地图成果,史学及其他人文学科成果,美术表现形式这三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步,调取有关区域的卫片、航片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经过比照、加工,生成反映现在地貌的底图。

第二步,收集、鉴别、选取绘制对象的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文字、绘画 、照片、古地图等,越详细越好。这一步十分关键,没有详实细致的资料,就像“无米之炊”,而对于资料的比对鉴别也十分重要。一是古画,作为艺术作品,大多夸张、变形,与实际地貌差别较大,只能根据文献资料来恢复其本来面目。二是古地图,大多简略、不精确, 需要校正。三是文字资料,原始记录本身即道听途说而非亲眼所见,传抄过程中的错误,都会产生误导。在这个阶段,编绘者还要多次到实地踏勘,一方面核实现状与资料记载的出入,另一方面感受现场氛围 ,把握地貌、景观、文物的特征。

第三步,绘制。首先是选视角。景观复原图不同于传统地图以图标、点线来表述,而是要绘出具象的景物来。每幅景观复原图,都需要选择最能反映该景观特征、主体的角度。视角选定后,要选择最适宜表现内容特色的画法和画风。以往我们看到的类似的景观图,基本上都是采用水彩、水粉、素描画法,这些技法更适合表现立体透视感。但是我们更着力尝试的是采用中国画技法(当然,透视关系没有因循国画旧则),目的是用中国画法画中国的景观复原图。

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尤其是古今变化巨大的地方,只要历史悠久,资料丰富,都可以做。

在中国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地方的景观要发生改变,何况很多历史景观在几十年、几百年前早已改变。在地面恢复旧貌,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例如古蜀道,现在的很多公路路段就修筑在原古道路段之上,怎么恢复?三峡沿岸在蓄水后淹没的一些码头、小镇等,也不可能恢复。再如北京的中关村一带,由于邻近圆明园、颐和园这些皇家的避暑办公场所,清代曾集聚上百个王公大臣的府邸园林,现在不可能把年创利税上百亿元的写字楼拆了恢复旧日景观。再有辽宁兴城——河北山海关一带的明代长城体系,十分壮观,但是重新砌墙有什么用。而类似这样的十分值得让世人了解的历史景观,在中国数以千计、万计。我认为,用绘制历史景观复原图来表现,是值得做的事。

今天在座的各位先生、女士,大多是风景园林和城乡建设的专业人士。绘制历史景观复原图,各位具备其他任何专业所不具备的素养和技能。我衷心希望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捎带手做一点副产品——历史景观复原图,许多人在许多地方做,积少成多,多年以后,会看到我们大家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所做的贡献。

这也是我今天冒昧来此讲了一大堆外行话的初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