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考古收藏编辑室主任刘小灿提出:古玩鉴定类图书质量亟待提高

发布日期:2007-02-08 0:00:00 来源:《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2日第10版

古玩鉴定类图书质量亟待提高 
2006-10-20 12:25:00 来源: 光明网

作者:刘小灿(学苑出版社考古收藏编辑室主任)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内地古玩收藏活动复苏至今,一股巨大的收藏热不断升温。据粗略统计,目前古玩收藏的爱好者不下5000万人。面对这么一个庞大的新的知识待哺群体,各出版社纷纷上阵,形成一股古玩艺术品鉴定类图书出书热。但是许多出版社在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不足。比如,有的书的古玩器物图片中膺品竟占到百分之七八十;有的书内容缺乏科学性;有的书带有替人炒作之嫌,欺世盗名。这些书给大众收藏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
  内容滞后
  当前收藏品市场上的变化非常快,而古玩鉴定类图书内容却跟不上这个变化,滞后于市场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科技含量低、取向嫌贫爱富重官轻民、断代不明晰、表述缺少个性。
  古玩造假者利用数码技术、非金属电镀、高精度配料、可控电化窑炉等先进的技术与工具,并结合传统作旧方法,形成了以地区为特色的仿制造假基地。有的造假场所已超越了简陋的作坊形式,俨然是正规化企业。他们仿制的名贵品种,足可乱真,也能蒙骗一些专家。与此相比,有的古玩鉴定方面的图书仍满足于介绍传统鉴定的手段。而这些方法早被造假者吃熟摸透。对高技术造假仍用传统方法对付,无异于以长矛招架洋枪,让读者在受骗上当之中感到困惑和无奈。
  一些古玩类图书贵族色彩很浓。讲瓷器喜讲官窑,讲古籍重视官刻,讲书画青睐大名头,讲器作则专说宫廷物,所配图片亦大都是重器珍玩的“玉照”。这种内容结构并不适合广大的普通收藏爱好者的实际需要。由于这些年拍卖活动火热,媒体报道的尽是名贵品种的惊天成交价,给收藏爱好者注入了兴奋剂。加上出版物也喜谈珍品和官造,避谈存世量,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误导,使广大收藏爱好者萌生了发财梦,一边看书,一边按图索骥到市场上去“捡漏”,蒙受经济损失的大有人在。实际上,古玩珍品经过历代的消磨损毁,到目前存世量已极少,留下来能升值的倒是那些产量大的民间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如果人们能早一点了解这个状况,把心态放平和些,把眼光放低一些,重点收藏民间文物,则不但是比较现实的,也一定会有所收获。出版物和媒体对收藏大众在收藏方向上的误导,使不少读者走了弯路。
  当前在大多数古玩鉴定类图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断代不明晰,表述缺少个性。讲共性特征的多,讲个性特征的少,在表述上让人似懂非懂,多用华丽的词藻和貌似丰富其实缺乏实质意义的语言。如形容山水画作的特点总是“气韵深远”、“疏密得当”;讲人物画总是“艳丽而无脂粉之气”、“健美而无纤弱之状”;讲陶瓷也是如此,诸如“器型秀雅”、“釉色温润”、“胎质细腻”、“纹饰流畅瑰丽”等等。笔者认为,古玩鉴定方面的图书最重要的是要向读者讲清最基础、最实质性的鉴定原理和规律。语言不直白、不明确的图书造成的客观效果就是断代不明晰。古玩的断代十分重要,它决定古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市场价格。看不出个性的鉴定文字让读者在鉴定实践中难以融会贯通地去思考问题和辨别真伪。
  走出困境
  受暴利诱惑,当前古玩市场造假活动十分猖獗,膺品假货充斥市场。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品行不端的专家也眛着良心“指鹿为马”,作假鉴定,写假文章。还有一些不法贩子,出钱出书炒作自己的“藏品”,提高自己藏品的知名度,或是将膺品说成真品,以便私下把“藏品”高价兜售出去。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广大收藏爱好者构成威胁,也对出版社生产信誉构成威胁。
  所以,古玩鉴定类图书的知识结构必须调整,知识内容必须体现出先进性。目前的古玩鉴定出版物中,几乎没有能够从工艺学、材料学、环境学、腐蚀学等多方面科学地进行分析和鉴定的内容。其实,我国一些文博机构已从外国购入了一些仪器设备,也起用了碳14测定、热释光测定、光谱成分分析、X射线莹光能谱分析等科技手段来进行鉴定,主要用于博物馆馆藏文物和考古。我们的编辑应该关注这些情况,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促进其将科技手段介绍给广大的古玩收藏爱好者。
  其次,古玩除外观特征外,其内部有着不可摹拟的因素。在历史的时空作用下,古玩器物内部的分子结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以及风化、腐蚀、磨损等衰老变化必然发生。这些物理的化学的渐变特征是无法仿制的。古玩鉴定类图书中如果加入这样的知识内容,再介绍一些轻便、便携的工具以及简便实用的科技鉴定方法,识假就有了新的突破口,就会触及赝品的软肋,古玩鉴定类图书就将真正成为读者手中的识假利器。
  另外,出版社联系的作者一般是专家,但随着收藏活动的发展,也涌现出一批对民间文物的研究和鉴定颇有建树的民间收藏家。出版社应该对这些人士予以足够的重视。一个偶然机会,笔者结识一位对民窑瓷器收藏比较熟悉的民间人士,帮助他出版了一本这方面的图书。书中所谈及的故事和知识是广大收藏爱好者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所以受到了他们由衷的欢迎。
  加强学习
  除了上述方法外,笔者认为,从事这类图书出版的编辑要懂得相关的知识,就是常说的“不熟不做”。要学习和了解热门古玩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的背景及其规律。这并不是要求出版社编辑要成为古玩鉴定家,但了解相关知识,能更好地与专家学者们顺畅交流,以便对书稿进行选择和把关。
  古物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对它的鉴定就属于标型学范畴,要借助经过科学考证证明是准确无误的典型标本对古玩器物进行鉴定。标型物虽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律可循,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脉络。如陶瓷中壶的造型,就是随着环境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壶的嘴(流)在唐代和唐代以前是很短的,嘴的位置也做得很靠上,是怕水溢出来。唐以后,人们的认知水平提高了,懂得了只要将壶嘴加长,就可以将位置下移,水同样不会溢出来,于是使壶的整体造型美化了,还不影响它的使用功能。作为古陶瓷类图书的编辑,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不无益处。
  古玩器物除去共性规律外,还有许多个性规律,这就需要编者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必须向专家请教。所组书稿必须请专家审稿。同时,所用图片更须专家把关,包括分色、制版、印刷的全过程,都应设法让专家参与,以防止膺品、假货的混入。还要对真品的图片颜色进行把关。现在有的文物鉴定类图书,不但有膺品充斥,就是真品亦有的照片颜色与实物偏差过大和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容易给读者增加困惑。绘画作品的色阶、色度的单薄和缺失是印刷品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积色积墨层次丰富的作品,一般处理的图片难以体现其真实面目。
  要使古玩鉴定类图书保真,最主要的是找对作者,必须联系那些品行端正,有责任心又有水平的作者,请他们按照市场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写作,在知识上、文物价值的评估上给读者以正确的引导。找到了合适的作者,编辑要针对古玩收藏实践的最新动向设制内容,并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设计写作体例。如清三代官窑或瓷器精品存世器已经不多,好多收藏爱好者实际上早就在收藏清三代以后的品种,而这些品种的研究资料却不多,虽出了一些书,但多以图为主,文字方面则语焉不详。所以,有关出版社再出书时要给读者补上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