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化遗产,留住乡村记忆》
曹保明
中国民协顾问,吉林省民协名誉主席
曹保明认为,想要激活文化遗产,留住乡村记忆,需要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深入田野,才能准确感知民间文艺。在挖掘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要结合人民生产生活实际,对散在的艺术进行组合提炼。他以三青山唱秧歌《水中取财》为例,生动讲述了吉林农村将传统粉条制作技艺融入歌曲、舞蹈,最终形成集秧歌、民间手工艺、祭祀祖先仪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艺形式的过程,以及用特色文化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成功案例。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具有久远的历史性,生动的传承性,活态的存在性和鲜明的特色性。它的突出特点即在一般情况下是分散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的,需要我们用民间艺术形式去组合、激活、呈现和传播。
《民族民间文艺的时代发展历程及特性》
兰静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兰静指出,民族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想象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工程见证和推动了民族民间文艺的时代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民间音乐学、民间舞蹈学、戏曲学、曲艺学、民间文学等文艺学科体系的建立、建设和发展,为民族学、社会学、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是反映当地民间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民族保留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基因”,也为新世纪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兰静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从传承性、时代性、面向未来的创新与发展三个维度注重思考民族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唯有牢固坚持和树立中华文明主体地位立场,并通过兼收并蓄,才能铸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辉煌。
《设计之美,生活即道——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副主任、总策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总策展人
曾辉在发言中谈到,传统工艺离不开保护传承,更离不开创新转化。转化为现代生活所需,传统工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而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的核心转化力量。当创意设计成为产业与产品的核心价值时,就不再单纯以物的价值为导向,而是“物以载道、物以载美”的价值取向,以“器用为美,日用即道”的东方设计理念,创造真诚致朴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态度。曾辉通过大量城市改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非遗活化项目的成功案例,进一步阐述如何让现代设计走向传统工艺,进而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从而更好地活化、传承、创新我们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让它和每个人的生活建立起关系,进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
《以新礼俗引领基层民众的生活实践》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目标,移风易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萧放以如何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移风易俗工作中,完成新礼俗熔铸,从而引领基层民众的生活实践为中心展开论述。他指出,移风易俗是融合古代生活传统和当今时代精神,形成新礼俗的过程,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首先要找到替代与满足生活需要的新方式。新礼俗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合优秀传统礼俗形成的新的风尚与习惯,可以通过家训、门风,村落、家族流传的口头故事与戏曲表演以及生活中的谚语、社交等日常行为传承培育村落精神,也可以通过仪式和节日活动,培养人们的礼仪情感和礼仪行为,凝聚地方社会情感,激发个体对所在共同体当下的道德归属感与认同感,进而推动国家意识进入个人生活叙事,并内化为个人生活经验的组成部分。制度与生活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融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联通“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新时期民间文学创新性发展问题探讨》
郑土有
中国民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郑土有在发言中首先带大家回顾了新故事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解放初期书本上的红色故事时期,五十年代中后期故事员开始新故事创作时期,八十年代出现专门的新故事创作群体并涌现出一大批新故事报刊时期,以及20世纪末出现的纸媒故事和网络故事并存时期。接着他谈道,新故事与传统民间故事既关系密切,又有明显区别:一是载体的变化,从口头语言转变为文字书写;二是表演方式的变化,由口头讲演转变为文字阅读为主、口头讲演为辅的方式;三是作品由匿名变为有署名作者。他认为,新故事是新时期民间故事的新形态,属于民间故事范畴。新故事的缘起确是由文化部门组织发动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其发展繁荣是来自内在自驱力,讲故事的形式以及接地气的故事内容受到民众喜爱,于是促进了新故事的创作。新故事是传统故事发展到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形态,二者虽然有口头讲述与书面创作之别,但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层级上的差异。
《民间文艺多维演绎创意传承发展》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陈勤建指出,当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应该从四个维度进行讨论:承续民间文艺三套集成成果;在自然与文化生态保存尚好的地域和族群,如各地民间文艺之乡中进行;打通中国民协、文旅部非遗司和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三渠道隔阂,实现相关业务联动融合;新时代民间文艺的挖掘和推广。他同时提出,实现民间文艺跨界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我国储量极为丰富的民间文艺,在新时代中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民间文艺当下的创造性转化,不是简单的复现或随意编造,需要科学的创意重构,实现创新性发展与民间文艺作品或核心文化因素的保护传承双重成果。
《浅谈莆田木雕的守正创新》
郑春辉
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郑春辉通过分享自己近年来的木雕创作成果,为大家介绍了新时代莆田木雕的传承演变和创新发展情况。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格独特,自成流派。受妈祖文化影响,主要服务于佛像、神像,以及小部分建筑木雕和装饰木雕。它以“精微透雕”著称,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当中,通过多层次的镂空达到对细节的精细化处理和表达。大国工匠郑春辉在熟练掌握传统莆田木雕精湛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从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绘画中汲取养分,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木雕创作中,通过木料凹凸不平的块面、起伏多变的轮廓线、自然肌理,立体呈现诗词中的意境美、山水画中笔墨浓淡和结构变化。《空山新雨后》《水村图卷》《桃花溪》《万山潭作》等作品,将一首首平面而抽象的经典诗词,转译为立体直观的诗词木雕,凭借精湛技艺将诗意表达具象化呈现在人们眼前。其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长12.286米,高3.075米,宽2.401米,创世界吉尼斯纪录;《千里江山图》长12米、高0.9米,在一根台湾桧木上重现了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同名山水画。郑春辉下一个创作目标是完成长达百米的《京杭大运河》木雕画卷,他的工作室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慕名前来参观,成功探索出一条将民间手工艺转化为优质文旅业态的新路径。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
叶舒宪
中国民协顾问,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
叶舒宪以民间文学研究四十年亲历者身份,兼为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创始者,具体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学界,如何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本土化实践,逐渐催生出以“神话中国”论为学术品牌的文学人类学,再衍生出三大国家项目——“玉成中国”三部曲,从而走向全面建构新文科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他在发言中谈道,民间文学作为二级学科,在1997年至2023年间被国家学科目录取消27年。新文科的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要积极主动地发挥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和非遗的研究职能,将原来局限在文学学科内的神话概念拓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定语,彰显“神话中国”的文化再自觉意义,开创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方式,并通过三大国家项目“玉成中国”的实践,拓展出代表本土理论、本土话语的新文科研究范式——“文化文本”论。叶舒宪重点阐述了神话学研究的四重证据法:一、传世文献;二、地下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等文字材料;三、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等;四、考古发掘的或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
《“与时俱进”是新时代民间文艺发展的重要特征》
杭间
中国民协副主席,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杭间指出,作为“人民的文艺”,民间文艺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与时俱进”,这是新时代、新人民、新风貌、新生活决定的。但是,我们的民间工艺、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越来越有“学科化”的趋势,这使民间文艺的鲜活性、生动性“丧失”。现代民间文化丰富无比,但民间文学却鲜涉及段子、笑话、小品以及以抖音、小红书为主的新形式,继续停留在山歌、谚语、歇后语以及“故事会”的现象中深耕。如果我们不能从时代的生活中,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去正视、分析和批评,也就无法扬弃庸俗,弘扬正气,无法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自“五四”运动到延安时期,草野中的民间文艺、市井中的通俗文学因扎根民间、受众广大,一直被现代知识分子视为开展社会改造的利器。这也是“五四之子”钟敬文先生的初心。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一时期的民艺研究成就却受到苛责和漠视。新时代的民间文艺,只有在正视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因此,“与时俱进”,“进”是进步,才能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积极发挥民间文艺在“第二个结合”中的作用》
王宪昭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宪昭表示,中国民间文艺内容广博,形式多样,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相伴始终,也全面系统地诠释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第二个结合”中必须充分发挥民间文艺的积极作用。民间文艺为“第二个结合”提供重要的传统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民间文艺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民性、内涵的丰富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民间文艺深刻反映着人民生活,反映着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美好追求,同时具有鼓舞人民、化育民众的文化功能。在民间文艺推进“第二个结合”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承与发展、民间文艺分散性与系统性、民间文艺叙事性与符号性几对辩证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有益滋养。针对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路径方法,王宪昭指出,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要把实践性放在突出位置,要体现中国化与时代化,要强化内容与形式协同创新。
《民间工艺如何返本开新?》
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
陈岸瑛指出,我国工艺美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美术等概念均以“美术”为出发点,其传承、创作、装裱、展示方式受到20世纪初自西方传入我国的学院派古典美术体系的影响。西方古典美术和延续至今的学院派美术自有其价值,但其艺术观念、造型方法有其时代局限性,更不能以此为金科玉律来对待绵延千年的中国艺术传统。因此,如何更自信地对待自己的传统,如何返本开新,成为“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美术”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第二个结合”思想指导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民间工艺传承创新之道。陈岸瑛结合传统雕塑、刺绣、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创新实践案例,从重新认识民间工艺的材料价值、工艺价值、形象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铸魂乡村振兴——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志书写的必要性》
洪文雄
学苑出版社社长
洪文雄以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特征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包容性开篇,探讨传统村落文化志书写的必要性,以期唤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寻根铸魂。他指出,传统村落文化志的整理和书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传统村落文化志的整理和书写,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与凝聚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推进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提升乡村教育与智慧涵养,引导村民行为与思想,加强社区参与与发展,实现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强化国家政策与地方特色的结合,推动乡村民间文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振兴和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推动民间文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中国节日志与民间文艺保护传承研究》
许雪莲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
许雪莲介绍,“中国节日志”是我国第一次系统进行传统节日记录的重大研究项目,是“后集成”时期强调系统性和跨学科研究的代表性工作。从中国节日志的研究经验出发,许雪莲讨论了新时代民间文艺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导向四个内容。一是在概念方面,要辨析现阶段的文艺是什么,是文学艺术还是文化艺术,是学术定义还是百姓生活,概念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需要拓展思考。二是在理论方面,要认识到真实的非唯一性,新时代文艺研究需要注意在不同场域和互动关系中,我们记录和保护研究的对象会发生变化。三是在方法方面,田野调查需要经历一个相对完整周期的地方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可以发现现象背后的文化细节,可以看到更为丰富的文化脉络。四是在导向方面,提出新时代民间文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两个结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谁是发声者”的问题,进一步论证民间文艺的人民性。她认为,不同人群的相互理解是一个趋近又存在界限的过程,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论证、质疑、更新的循环过程。希望我们追求的不仅有科学研究的规范性,也应该有创造力,不仅体现于记录和表达中寻找的秩序,也期待更多的想象力和美学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