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刊》(第五辑)是对2019年7月9日由梅兰芳纪念馆、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博士纪念馆演剧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东瀛品梅——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100周年专题学术研讨会”和2020年6月30日第三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两次研讨会论文的选刊,共收录论文29篇,约50万字,图片约50幅。会议论文分别围绕梅兰芳访日演出文献资料的新发现和再研究、...
查看详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民族音乐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学术性思考的讲稿。书中作者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范畴、方法与思潮、研究历史、主要内容及特点等内容设立了十六个专题进行讲解,利于读者比较系统地了解民族音乐学,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对现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实践指导意义。是一部可供音乐研究,特别是民间音乐研究,以及...
查看详情《三六九画报》创刊于1939年11月,创办人为朱书绅,逢三、六、九日出版,至1945年10月停刊,共刊行36卷。该刊“以介绍世界知识、提高文化水准、发挥戏剧艺术、提倡正当娱乐”(《休刊辞》)为宗旨,经常为该刊京剧部分撰稿的有张聊公、陈墨香、景孤血、翁偶虹、冯愚麟、汪鑫福、黎朔、松声等诸多资深的京剧史研究者、剧评家、剧作家。除大量的剧评、史...
查看详情枞阳腔因枞阳县而得名,是明末清初兴起于安徽枞阳、石牌、安庆一带的地方声腔,又有石牌调、吹腔、安庆梆子、芦花梆子、吹拨腔等诸多称谓,在部分剧目中,吹腔与拨子相互配合使用,习惯上被称作”吹拨”。这些众多而各异的名称,很好地展现出这一声腔在音乐形态、器乐形式、唱腔个性等方面的艺术特点,体现着中国戏曲的地方审美创造经验。同时,枞阳腔以其极具个性的...
查看详情本书是故园画忆系列中的一本。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该地区历史底蕴深厚、地形大开大合、环境优美,保留有类型丰富的古镇、古建筑,民风古朴。本书为作者于疫情期间在汉中的岳父岳母家完成的,作者用精美的钢笔速写描绘了汉中地区的重要历史名...
查看详情《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年刊) 创刊于2003年,由兰州城市学院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主办,每年出版一期,主要刊发戏剧戏曲、小说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田野报告、重要的原始文献(包括罕见的古代民间剧本等),是小说、戏剧领域知名集刊之一,该刊已被中国知网、南京大学中文学术集刊网收录。本书系《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十六辑),共收录35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