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作为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样全面的地理面貌,形成了多元并存的生产方式,加之五十六个民族独特的历史人文,便有了多姿多彩、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18年夏季对宁夏花儿、内蒙古西部民歌、陕西民歌进行实地考察,通过采录、交流、研讨、走访传承人等方式,旨在对宝贵的西北民歌资源进行脚踏实地地了...
查看详情《评弹艺术》为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连续性出版物,创刊于1982年,刊名由老一辈革命家陈云亲自题写,是国内唯一以一个曲艺门类为主的综合性艺术丛刊。该刊立足于评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致力于评弹舞台艺术的守正创新,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评弹艺术评论与理论研究学术平台。创刊以来,《评弹艺术》搜集发表了大量的历史及艺术资料,如《南词必览》及...
查看详情本画集是作者从近20年绘制的各地风景油画,河湖树林等水彩画以及写生速写等作品中精选出的93幅画作组合而成的画册。作者使用现实的唯美主义创作方法,绘画自然,传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感受,通过这些画作表达出作者的审美体验。作者主要描绘了渔船、河畔、谷仓、胡同、冬景、树木、海滨等,主要是油画、少量水彩和速写,更突出了四季的季节变换、色彩丰富多变。本...
查看详情昆曲的诞生是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自明中后期登上历史舞台,昆曲就成为中国人艺术生活与精神投射的重要载体,并为后来不断涌现的各种地方戏曲,包括国粹京剧提供了参照、描摹的范本,被称为“百戏之母”,影响力一直绵延至今,成就了在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的璀璨、恢弘的文化景观!电影文学剧本《玉园梦》是一幅展现昆曲诞生过程的长卷。描述了平...
查看详情本书为亲历中国戏曲学院建校历史的专家们的口述史料合集,共收录有18位专家的口述资料。如《“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自奋蹄”:钮骠的国戏情怀》《贯涌讲国戏的前世今生》《杨少春谈教学传统:理论与实践并重》《刘秀荣回忆从四维剧校到新时代的往事》等。通过这些口述资料,可了解中国戏曲学校(院)自1950年1月建立之后的各阶段校史,以及中国戏曲学院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