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浏览历史为您推荐

公羊学与汉代社会

纸质书定价:28.00电子书定价:

  • 作者宋艳萍 著
  • 责任编辑
  • 页数298
  • 出版时间2010-11-01
  • 开本16
  • ISBN978-7-5077-3686-1
  • 版次1-1
  • 印数0
  • 装帧
  • 所属分类史学研究

内容简介及目录

       《春秋》三传之中,不论从文献学角度,还是从对后世影响的角度来看,公羊学绝对排不到前列。它在汉代本是显学,魏晋以后经1000多年的消沉,于清末民初以运用公羊言经世的“今文经学”的面貌又告复兴,到近代再次衰微。公羊学之所以在历史上多次浮沉,是因为它与政治结合非常紧密,一旦政治出现动荡或变革之时,公羊学便用于提供以古论今、建立新伦理的“微言大义”;一旦政权更替结束,公羊学马上被束之高阁。明治以降,公羊学受到了日本学者的重视,与中国多从文献学角度的研究不同,日本学者从文献、政治、哲学、社会、宗教等各方面对公羊学进行研究。近些年,公羊学开始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虽没有专著问世,但单篇论文已有不少。
       本书分为上编、下编,从两个学术角度切入并逐步展开的:一个为公羊学在汉代的发展脉络,另一个则是公羊学对汉代社会的影响。本书不仅重视对公羊大家董仲舒、何休思想内涵的揭示,而且也把西汉中后期及整个东汉时期公羊学发展的特点深入挖掘出来。由于公羊学在汉代大显于世,对社会影响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对政治的影响,而且对文化、社会风气、民族关系、法律等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所以致力于对公羊学与汉代社会之关系的全面梳理和探索非常有意义,填补了经学史研究的一段空白。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衍生而成,条理清晰、论述严谨、引证精确、行文流畅。而在文末所附《公羊学在汉代的师传系统》表,具有文献学史的史料价值。
    
※ 作者简介:
        宋艳萍,女,1971年1月生,山东泗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1993年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取学士学位,1997年在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取硕士学位, 2000年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取博士学位,2000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作博士后,师从何兹全教授。2002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室工作。从1997年至今,共参著书籍5部,在中国社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评论(0条)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