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浏览历史为您推荐

媒介变革与社会转型

纸质书定价:78.00电子书定价:

  • 作者肖频频著
  • 责任编辑刘丰 李耕
  • 页数373
  • 出版时间2015-05-01
  • 开本16
  • ISBN978-7-5077-4752-2
  • 版次1-1
  • 印数0
  • 装帧
  • 所属分类工具书

内容简介及目录

作者简介:
    70
后生人,福建莆田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硕士,主任编辑。现任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新闻宣传工作评审专家、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理论研究会思想建设研究组组长。曾任央视网舆情主编、数据监测主编。长期从事互联网、电视传播、纸媒方向的实践和科研工作,多次荣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以及国家级新闻奖项。合著《传媒安全研究》,在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发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创新路径》、《纽约时报输给互联网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首度从社会转型角度解读媒介变革
为一场超乎媒介本身的变革提供注解

本书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大格局看待媒介变革,从满足转型期民众的多重需求着手解读媒介变革的力量源泉,从中国独有的自上而下的精英主导与自下而上的民间推动的转型模式来印证媒介变革的发展路径,乃至预言媒介变革的未来前景。

 作者将媒介变革置身于社会转型中去观察,将信息科技浪潮等新趋势和互联网思维等新价值观等作为重要的变量,逐一梳理媒介变革与社会转型的相互推动、媒介变革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倒逼、媒介变革对产业格局的重构等战略问题,以为人们洞悉变革大势提供管窥之见。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作序推荐、

    20135月,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一个新媒体论坛,当时与我联系的人便是肖频频,说他们也在做新媒体方面的研究。前几天,她又联系我,说请我给一部书稿提意见,可以的话还想请我作序。年关事多,我原有些犹豫,可一听书名,就被吸引了。

    “媒介变革与社会转型”,毫无疑问是个好选题,但显然也不好把握。我有点好奇肖频频如何想到做这么一个选题,同时也佩服她敢于选择这个角度。毕竟,无论媒介变革还是社会转型,都是极大的课题,难于尽述,且二者跨度不小,相互叠加,更是难上加难。但细一想来,在当今这个媒介随时随地嵌入个人生活的年代,若撇开社会转型的大背景讨论媒介变革,则不免偏狭。只有提出正确的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所以我又赞赏肖频频从这个角度来探索媒介变革的方向。在社会激烈变革螺旋上升的年代,一些局部、技术性的东西,已不足以支撑我们观察世界的视野,高站位,是必要的。

    值得欣喜的是,尽管话题宏大,但本书却丝毫不落空,相反,以一个个接地气的案例娓娓道来,一方面将媒介机构左冲右突、探索转型之路的内心焦虑和酸甜苦辣展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将媒介变迁置入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大拓展了新媒体的思考空间,也是个相当接地气的读本。从内容上看,本书既逐一梳理大家熟悉的纽约时报、CNNBBC等老牌媒体起伏辗转的探索经验,也细致探寻YouTubeNetflix、《赫芬顿邮报》等媒介新秀脱颖而出的内在逻辑;既认真体察互联网巨头对传统媒体生态的冲击,又不忘叩问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媒体的神髓;既孜孜以求产业发展的奥妙,又不忘固守媒介安全的底线。

    在肖频频看来,真正的媒介变革才刚刚开始,关键是理解和认识媒介变革的坐标,从单一割裂的技术维度、商业模式维度、业务形态维度中寻求整合的系统画面,并将此画面纳入社会演进、组织重塑、社群构建和跨阶层互动的大背景中去。她甚至认为,在这个阶段,由媒介变革所带动的社会转型已经超越了媒介自身改革的意义。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既是她研究的独到之处,更是媒介变革这个议题的意义所在。在互联网发展的几十年里,媒介事实上一直处于冲击与挑战的风暴中心,在遭遇一波又一波的解构、侵蚀之后,媒介需要从工业时代的“媒介观”中自我更新、大胆探索,与社会转型的重大命题相呼应,这既是媒介社会责任的新内涵,也是媒介产业谋篇布局的新机遇。

评论(0条)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