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造成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包含的历史叙事是草原公地成为环境公共物品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地方逐渐在各个方面和远方的他人联系起来构成新的“社区”的过程。人的流动、物的交换、社会制度的整合、价值观的调整,让阿拉善成为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目录
序言:把荒漠化的草原视为环境公共物品 5
导论 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7
第二节 调查方法以及调查点基本情况 8
上编 外来移民对阿拉善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民勤人为例
第一章 民勤与民勤人 12
第一节 民勤绿洲 12
第二节 民勤水案 15
第三节 民勤怨气 18
第四节 小结 20
第二章 从民勤到阿拉善 22
第一节 移民概况 22
第二节 推拉理论 24
第三节 民勤推力 25
第四节 阿盟拉力 28
第五节 新的动向 32
第六节 小结 35
第三章 民勤人在阿拉善 37
第一节 解放前后的民勤人 37
第二节 “大集体时代”的民勤人 40
第三节 “新时期”的民勤人 47
第四节 小结 55
第四章 涵化阿拉善 56
第一节 涵化理论 56
第二节 涵化之一:农业生产 57
第三节 涵化之二:日常生活 61
第四节 涵化之三:精神世界 65
第五节 小结 72
第五章 涵化之后 73
第一节 核心价值观的失落 73
第二节 原初丰裕社会的解体 76
第三节 牧业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 79
第四节 小结 83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83
下编 阿拉善地区蒙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一章 阿拉善传统蒙族社区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 92
第一节 记忆中的草原 92
第二节 模型之一:传统蒙族社区——自给自足的场域模型 92
第三节 游牧文明与生态环境 94
第四节 有信仰的民族 99
第五节 生态习惯法 103
第二章 阿拉善当代蒙族社区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 107
第一节 模型之二:当代蒙族社区——元场域控制下的开放社区 107
第二节 蒙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消逝 109
第三节 当代蒙族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111
第四节 当代蒙族社区变迁后的生产生活 131
第三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143
第一节 生态问题决不只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问题 143
第二节“公地悲剧”的逻辑 144
第三节 现行政策的否思 146
第四节 一些建议 149
结语 153
参考文献 154
我的评论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