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根据浏览历史为您推荐

北京大院记忆

纸质书定价:32.00电子书定价:

  • 作者吴勇主编
  • 责任编辑张翔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5-09-01
  • 开本16
  • ISBN978-7-5077-4825-3
  • 版次1-1
  • 印数0
  • 装帧平装
  • 所属分类大众读物

内容简介及目录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古老的北京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后,新中国的中央直属机关、政府部门、军队各部委、各军兵种机关、文教单位纷纷搬进北京,他们都需要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北京旧城区拥有产权的房子不多,一时无法容纳大量进京的机关办公人员和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各类人才。于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头十年,政府在北京兴建起众多用围墙围起来的大院,供各大机关办公及居住所用。

 

军队大院沿长安街在北京城西郊汇集,国家机关、文教大院则在西郊和西北郊聚集。很多大院整体采用苏军营房图纸设计,有的大院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甚至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每个大院都是一个五脏俱全、功能兼备的小社会,各项附属设施——保卫部门、幼儿园、子弟学校、游泳馆、浴室、操场、食堂、礼堂、球场、卖东西的服务社、娱乐场所(“俱乐部”或影剧院)等等,一应俱全。这些设施大多是福利性质的,因此,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不出大院就能解决。这一自给自足的生活形态,使得大院人的内部联系更加紧密和频繁,相比之下,大院人和外界的接触与交往则少了许多。

 

与生活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不同,这些共和国首都的新市民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操着各种方言,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而随着第二代大院人的出生与长大,一种有别于传统北京文化的独特文化开始在大院里应运而生。大院孩子的父辈在经历了十年至近三十年不等的艰苦革命斗争后进入了北平城,经历过战火洗礼,他们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也在后辈身上延续了下来,大院子弟常常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交融的气质。也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大院集中了相对优势的社会及文化资源,大院子弟与大院外的孩子相比,显得更加见多识广。大院文化在大院子弟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以至于他们从口音到举止,都与胡同里生活的北京人有着很大不同。

 

本书43篇回忆文章的作者,均为在大院生活过的“大院人”,他们朴实的文字,反映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文章不仅仅是私人回忆和对青春的感怀,也是对1949年后新北京城市文化的一次梳理与记录。本书中的文章曾经在《北京晚报》陆续刊载,见报后,编者接到了众多寻找大院发小儿的电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大院子弟之间的友谊也因此深厚而持久。

 

如今“大院子弟”这个词汇,在社会上已少人提起,但是作为一个历史与文化现象,仍值得我们思索和探究。某种程度上,大院的红色文化丰富了老北京的皇城文化,两种文化在交互影响中,构成了北京“首都文化”的基础,今天我们重温大院文化,也是对高速发展中的北京城的一次“寻根之旅”,大院既是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院人永远的心灵故乡。

 

本书文章排列顺序主要出于排版需要,无主次与轻重之分。

评论(0条)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