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里耶秦简博物馆学术文库中的第一本。 里耶——中国发现的第一座秦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拥有6000年的壮阔史诗,因无数的宝藏和神秘而让世人向往。在土家语中里耶意即“耕地、拓土”,曾经的战国风云、秦汉纷争在此留下大量遗迹。2002年6月,就在南中国的这个小镇上回响起惊雷,37400余枚秦简从一口古井中横空出世,其价值...
《汉学研究·总第二十九集·2020年秋冬卷》,2020年12月出版,共收录文章58篇。栏目分为“窗外的风景”“《易经》的传播与研究”“‘汉籍合璧工程’专栏”“张西平专栏”“法国汉学研究”“俄罗斯汉学研究”“德国汉学研究”“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英国汉学研究”“加拿大汉学研究”“西班牙汉学”“意大利汉学研究”“波兰汉学研究”“捷克与斯洛...
本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翁偶虹剧作研究”成果基础上增订而成的,约26万字,内容包括翁偶虹及其时代、翁偶虹剧作赏析、翁偶虹编剧思想及当代意义三个部分,附录翁偶虹年表。 翁偶虹是知名的京剧剧作家,其五十余年的编剧生涯、上百部成熟的戏曲作品,构成了百年京剧史乃至戏剧史的重要部分。本书是对翁偶虹编剧思想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填补了空白,对于...
本书系统梳理了严羽《沧浪诗话》产生的思想文化历史语境,并对其重要的核心观念“悟”进行了现代诗学阐释。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沧浪诗话》对明清诗学格调派、性灵派及神韵说等观念的内在影响,并系统探讨了《沧浪诗话》对日本和歌、俳句及汉诗理论之影响。本书的创新之处是将《沧浪诗话》置于中日文化交融语境这一宏大的文化视域中进行观照。这一新研究视角的采...
本书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全面呈现了1980年《诗探索》自创刊以来从一个单一的新诗研究刊物,发展为集诗歌理论研究、诗歌出版、诗歌奖项和诗歌活动等多方位建构的、立体的,于当下诗坛广泛链接的有机形态,准确地勾画出《诗探索》40 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本生动的、图文并茂的《诗探索》编年史。
该书准确地把握了《诗探索》的办刊定位与学术价值取向,并对刊物的运行方式、栏目构成、组织诗歌活动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它着眼于《诗探索》与中国当代诗潮的互动关系,重点探讨了《诗探索》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是当下《诗探索》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结识一位诗人》是《诗探索》1994 年复刊时设立的一个重要栏目。该栏目共入选了52位近30年来,中国诗歌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诗人。本书限于篇幅,选择了这一时期18位有代表性的重要诗人。通过综合论述、文本细读和诗人自述,综合而立体地向读者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诗探索》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关注点和诗歌审美的价值判断。
该书收集了诗人、学者、该刊编者等多人,为纪念《诗探索》创刊40周年所撰写的回忆文章以及从《诗探索》创刊以来研究《诗探索》刊物的学术论文。与林琳的《〈诗探索〉与中国当代诗潮》和刘福春、刘鸣谦编著的《〈诗探索〉纪事》,组成了《诗探索》创刊 40 周年回顾与研究的三本专著。为今后研究《诗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书辑录了《诗探索》40年选发的关于诗学原理探讨的代表性文章。这些论文从诗歌形式、语言本体剖析与研究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又以探索诗歌语言论述居多,文章涉及诗的思维、想象、意象、结构、格律、意境、节奏、建行、语体、风格、文字及手法等诸方面。从本书可以看到《诗探索》40年来对中国新诗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诗探索》作品卷于 2005 年开始创办,历时 15 年,发表的原创、转载及用以讨论的诗歌作品近万首,本书从中遴选出这些年来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二百多首。它是一本反映了《诗探索》倡导的诗歌审美倾向的选本,同时也是一本当下中国诗坛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诗歌作品选本。我们相信它们会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本很好的学习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