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准确地把握了《诗探索》的办刊定位与学术价值取向,并对刊物的运行方式、栏目构成、组织诗歌活动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它着眼于《诗探索》与中国当代诗潮的互动关系,重点探讨了《诗探索》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是当下《诗探索》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结识一位诗人》是《诗探索》1994 年复刊时设立的一个重要栏目。该栏目共入选了52位近30年来,中国诗歌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诗人。本书限于篇幅,选择了这一时期18位有代表性的重要诗人。通过综合论述、文本细读和诗人自述,综合而立体地向读者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诗探索》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关注点和诗歌审美的价值判断。
该书收集了诗人、学者、该刊编者等多人,为纪念《诗探索》创刊40周年所撰写的回忆文章以及从《诗探索》创刊以来研究《诗探索》刊物的学术论文。与林琳的《〈诗探索〉与中国当代诗潮》和刘福春、刘鸣谦编著的《〈诗探索〉纪事》,组成了《诗探索》创刊 40 周年回顾与研究的三本专著。为今后研究《诗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书辑录了《诗探索》40年选发的关于诗学原理探讨的代表性文章。这些论文从诗歌形式、语言本体剖析与研究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又以探索诗歌语言论述居多,文章涉及诗的思维、想象、意象、结构、格律、意境、节奏、建行、语体、风格、文字及手法等诸方面。从本书可以看到《诗探索》40年来对中国新诗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诗探索》作品卷于 2005 年开始创办,历时 15 年,发表的原创、转载及用以讨论的诗歌作品近万首,本书从中遴选出这些年来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二百多首。它是一本反映了《诗探索》倡导的诗歌审美倾向的选本,同时也是一本当下中国诗坛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诗歌作品选本。我们相信它们会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本很好的学习与研究资料。
该书选择了《诗探索》40年来发表的数十篇对现当代重要诗人的专题论述文章。体现了几代诗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历程,和他们对诗歌艺术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展现了40年来中国新诗歌发展的独特风景。
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共埋葬了明代的13 位皇帝、23 位皇后、2位太子、30 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是我国埋葬帝后最为集中的一组陵寝群。明永乐七年(1409 年)第一座皇陵即朱棣的长陵在此处...
本书共分三部,分别为西学在韩国的“接受篇”、“展开篇”和“影响篇”。“接受篇”系统介绍了对韩国天主教影响巨大的传教士和西学书,以及宗教思想和书籍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韩国,并对韩国产生的影响;“展开篇”从以天主教为代表的西学在韩国社会遇到的困境,写到以天主教获得信仰和传教自由的西学被社会接受,概括整理了韩国西学整体展开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影...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缅怀上海九三学社先贤,推进社史研究和思想建设,从而进一步引导广大社员弘扬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凝聚思想共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组织编写了《九三学社上海先贤(第三辑)》(第一、二辑已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在学苑出版社出版)。本辑共收入上海九三学社先贤31人,包...
本书是一部内容涉及国内外汉学研究、海外汉学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集,是国内外汉学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由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多年汉学书系主编工作的阎纯德教授主编,综合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领域内的新秀们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关于不同国别的汉学研究历史述略、海外汉学家生平及研究成果、海外图书馆藏图藏书等方面。全书分有不同版块,如维也纳论坛、春秋论坛、法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