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朝鲜族女性国际婚姻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国际婚姻相比,表现出的同源异流的文化情结为切入点,阐述了中韩国际婚姻中的文化认同、文化碰撞、认同困惑及文化适应等问题,开阔了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研究国家婚姻的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为研究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提供了翔实的田野资料。 全信子,朝鲜族,延边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经过八年努力,撰成《庄子纂要》,日前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精装八册,400万字。这是庄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庄学界和诸子学界,学者们对方勇并不陌生。方教授已出版过100万字的《庄子诠评》(合著,巴蜀书社2007年)和200万字的《庄子学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总编纂《子藏·道家部·...
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本书作者热爱文学,更极端偏爱宋词,他在书中不仅介绍了大文学家的词作,还介绍了大家不大熟知的大政治家、军事家等的词作,更可贵的是,作者深刻挖掘了这些词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相关的故事、传说,用引人入胜的描述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前所未见的诗词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2005年起创办学术性集刊《励耘学刊》,分《语言卷》和《文学卷》同时出版。
本书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编,系于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和九三学社中央共同组织的王选同志事迹报告团的报告材料的基础上,充实以对王选同志生平以及先进事迹的简介、社会各界及王选同志亲友学生的回忆、媒体的报道等材料,再现王选同志高尚的品德、突出的个人魅力,读来感人肺腑,是一场灵魂的洗礼、境界的升华。
《当代北京散文》收录了1949年至2010年间,62位北京籍的散文家以及长期在北京居住、其散文在北京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地散文家的散文创作。包括杨绛、季羡林等老作家,邓友梅、刘绍棠等归来者,王小波、史铁生等知青一代,苏叔阳、徐城北等北京文化的守望者,也包括悄然崛起的女散文家群,还包括活跃在京城的广大艺术家。他们与北京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