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邹承鲁院士近年来在这些方面的论著50余篇,分为论科学道德、维护科学尊严、科学工作的回忆、对青年科学家的希望、有关科学政策问题、立足国内走向世界、重视基础研究、生物学与展望、治学经验及科学家等共十个方面。
从作者开始辑录本书中的资料到本书出版,用了整整四十六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大多数人们将精力都消耗在运动中时,作者在北京图书馆善本室、科学院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如今已经十分少见的珍贵资料,并手抄辑录。 本书所收资料,由金历南宋、元、明至清末,按时代先后排列。元好问在文学创作上的贡献以诗为主(包括诗的创作理论),他在散文和词方面的创作,亦为当...
本书收录了我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在二十世纪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楚辞学文献,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为楚辞学著作,下编为楚辞学论文。楚辞学著作包括:专著、译注本、选本、别集、总集、汇编本及研究资料辑录本,还有涉及较多或重要的楚辞研究成果的著作等。论文是指发表在具有正式刊号的报纸、期刊、高等院校学报及各地学刊的楚辞学论文。
内容简介:本书论述的是日本近世国学,着眼于从世界文化的视野中探寻日本文化的特性,对复古国学的巨大影响有清晰和精要的概括,指明由于缺乏真正的启蒙和理性精神,复古国学思想发展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现代与封建残余相结合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思想的产生。 该书对百年来日本以及各国研究宣长的要籍,有全面和扼要的描述,在客观评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学界不足...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有关宫苑园林的史籍文献,通过这些翔实的文献资料记载,分析了各时期的园林建筑设计特点和风格,各时期论述皆自都城宫苑园林及于全国各地,举凡名胜无不包罗,并与同时期的日本宫苑园林做了比较,阐明了本人的见解。还列专门章节介绍了有关中国园林建筑的诸家观点,特别是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著作。 本书是中国古典建筑、园...
本书把文化哲学的视角作为基本切入点,以便从深层把握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本土化交织叠合的背景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把握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特点。阐述了中国文化的哲学阐释、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因、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与逻辑、两型现代化及其文化支撑、中国现代化模式及探索、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中国文化转型的定位等...
叠音词是由相同的语素或音节相叠而构成的词,在日语中运用十分普遍。本书阐述了日语叠音词的构词方式、语义特点、语法功能、语体特点、书写形式等问题。
本书第一次提出市井意识理论,全面分析了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市井文化特质及其文学审美特征。 区别中西、连接城乡、贯穿古今、打通流派,使中国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在民族文化范畴和中国现代性范畴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
2007年4月,由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了全国李清照及南渡词人学术研究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婉约宗主李清照及其他南渡词人。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涉及李清照研究的方方面面,如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