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中西方语言学的萌生作为切入点,研究从先秦和希腊语言本体词的提出,直到各自首部语言学著作的产生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先秦和希腊语言观念的演变特征。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一时期语言观念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其中特有的文化特征和共同的认识规律,从而使得中西方语言学说的发展特点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
本书是一部汉语诗歌文本诗学论著,拟从文化学角度认识和研究我国古代汉语诗歌,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汉语诗歌的影响。
本书作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本书是作者将自己二十年来有关汉字学的论文进行挑选、整理汇编的论文集。这些论文按内容分为文字学、词汇训诂学、语法修辞学及综合应用四个部分。
本书是一部汉语诗歌文本诗学论著,拟从文化学角度认识和研究我国古代汉语诗歌,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汉语诗歌的影响。 <!-- 目录 -->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扩充而来,涵盖《诗经》的成书过程、孔子删《诗》说检讨、《诗》六义、春秋时期《诗》学思想的形成、春秋时期《诗》学思想的成熟、战国《诗》学理论的发展等七部分内容。
本书收录论文涉及《诗经》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文献学、语言学、文本解读和《诗经》学史等,或从文学本身立论,或借对比及影响的角度入手,或致力于理论探讨,或进行文化照观,或借出土文献做文章,或做宏观梳理综述,无论研究主题还是研究方法,都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及跨文化的特色和风貌。
本论文集是第六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所提交论文的汇编。 本书收录论文55篇,讨论学术源流,商榷意见,讨论文体、文本,考证作家生平,分析作品,考究版本,注释之学。论文包括:《钱钟书<文赋>研究》;《关于<文选》研究的几个问题》;《李白三拟〈文选〉说发微》;《魏晋文体论与〈文选〉的文体分类》等。
本书主编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与音乐、舞蹈相伴而生,中国古代诗歌史很大程度上是音乐文学史,与此相应,诗经学、楚辞学、乐府学、词学、曲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音乐文学史学,并深感乐府价值之高,因此收录了有关乐府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结集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