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研究从公元8世纪到13世纪期间中国古代文人以女道士为主题的诗词作品,,包括男性文人创作的关于女道士的诗词和女道士自己撰写的诗作。与其他关于道教女性的作品不同的是,本书着重研究有诗词存世的,确为注册女道士的,并在道观生活过的真实的历史人物。例如,鱼玄机、李冶、元淳、曹希蕴、孙不二等。本书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相关的诗作。例如...
2004年,云南大学选定在石龙村建设“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研究与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白族子项目。项目建设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在村中聘请村民记录村寨日志。白族调查研究基地首先聘请了一位村民张瑞鹏作为日志记录员,经过培训后,张瑞鹏于2004年5月开始对石龙村的生产生活进行记录。之后,又聘请了李绚金老人作为日志记录员,李绚金的记录从2004年8月份开...
学术集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自2009年以来连续进入CSSCI来源集刊,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时被评为两种优秀集刊之一。计划每年出版4期,我国西南边疆是沿边和多民族的地区。其边界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位置与印度、泰国等国相邻。西南边疆地区地貌独特,丘陵和山地占滇、黔两省面积的 94% 左右,广西亦以丘陵地貌为主。这一地区还有多条汹涌奔流的...
此书收录方勇教授的主要手稿影印出版,包括《庄子诠评》《庄子学史》《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存雅堂遗稿斠补》四种,手稿总数为5000页左右。这批手稿反映了方勇教授30多年治学生涯的主要成就,其涂抹修改的痕迹中对学术的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也体现得十分充分。这批手稿的影印出版,可与其《方山子文集》相得益彰,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方勇教授的学术全貌...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具有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之处。它先后有过四种皇位继承形态,经历了从不立储君到公开建储,又到暗定储君,再到不立储君的曲折变化;它所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解决了皇储矛盾与储位之争问题,是对中国皇位继承制度的重大改革。本书采用第一手材料满文档案,并广泛搜集、运用其他史料,将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嬗变与清朝皇权的产生、发展、中衰、消亡进...
一、内容介绍 本书系首都师范大学语言学学科编辑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和语言学研究视角的语言学论文集。首都师范大学语言学学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几代学人的努力,已经成长为引人注目的参天大树,积累了许多学术研究文献。为了向学界完整呈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的成长历程、学术积淀和整体实力,系统保存文献,及时向学界推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学科最...
本书以鬻子、亢仓子、列子、子华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存世文献与思想的系统考察,辨伪存真,辨析源流,确定其为道家人物。以四子辨析为出发点,以传世本《鬻子》《亢仓子》《列子》《子华子》四部文献真伪辨析为基础,系统梳理先秦至民国历代相关文献,结合鬻子、亢仓子、列子、子华子生平、思想辨析,从历时性角度考察其在道家研究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本书的最大特...
在当代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间传统武术如何被“重新发现” 并被“赋能” 和“附值”而转型成为现代性建构的文化支撑资源和构成要素, 或者说成为社区发展的文化资本是国内外学界多年来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内专门就这一问题开展田野调查研究的深度个案研究著作还十分少见。本书的民族志研究成果似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明代庄学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庄学史研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明代庄学。本书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学术界研究中空白与不足,首先分别对明正德前、明正嘉时期、明隆庆后的庄学著述以及明人刊刻前人的《庄子》著述一一进行考论、辨伪与补遗。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明代庄学发展嬗变的脉络,并对各个时期庄学发展的特色,如明正德前庄学衰落的原...
本书是由《中国珍稀濒危植物》 系列丛书中精选出12张精品画作编汇而成,以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形式表现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类型全面,涵盖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本书包含:千果榄仁、大黄花虾脊兰、无翼坡垒、酸竹、单性木兰、线苞两型豆、乌苏里狐尾藻、子宫草、 瑶山苣苔、粗梗水蕨、蛇根木、长柄双花木等。每幅图都配以简略的文字介绍每种植物的产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