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伤寒论》注本。全书不分卷,分为太阳下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霍乱篇,阴阳已瘥后劳复篇等。书中注释以采张志聪、黄元御二家之说为主,兼取他家之长,并多能阐发己见而别具心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释条文、分析病机、讲解方药,多博引治验,以为佐证。还善于会通《伤寒论》全书...
本书系陈苏生到祝味菊家中探讨学问,反复辩难,笔录当日之问答,积三年功夫,仿《内经》问答形式整理而成。全书不分卷,分为发凡篇、客邪区分有机无机篇、潜伏期篇、前驱期篇、进行期篇、极期篇、少阳上篇、少阳下篇、阳明上篇、阳明下篇、少阴上篇、少阴下篇、厥阴上篇、厥阴下篇等。此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以八纲论杂病、以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治疗上,强调匡扶...
本书共分上下两部分。上篇讲述了作者对中医的认识,下篇是复气论指导下的临床验证。 在书中,作者从《黄帝内经》的经典中,提炼出以气为介导的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而复气疗法的实施,就是医者调治患者自身气机,令天人两气场交流协调,必须是顺合天机,让天机去带动人机,这样就有可能调用自然的力量用于当前疾病的治疗实践及养生康复中,此时的人体就进入到了...
本书以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为研究对象,按照纵向的庄子学历史轨迹,把握横向的逍遥义时代发展趋势,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综合论述演变规律,整理出自郭象适性逍遥--支遁明至人之心--李白等以大鹏为逍遥--王雱、吕惠卿等无累逍遥--林希逸执乐字以释逍遥--罗勉道优劣逍遥--方以智等以易释逍遥--林云铭等以“大”为纲--吴世尚等以理学释逍遥这样一条清...
汉代学术统制前夜的最后一片海洋,《淮南子》汇聚了自天地开辟以来的百家异说和诸子群议,上至天文,下达地理,中通人事,无一不有,实是窥探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面镜子。在《淮南子》问世250年后,许慎、马融、延笃、高诱等东汉名儒相继为之注解,从此揭开了古人研读《淮南子》文本的热潮。惜马融和延笃注本如今片瓦不存,许慎和高诱注本也残垣断壁。许、高二君去...
管仲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他是两千多年前华夏文明的捍卫者,是中华大一统思想的先声,其次,他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改革家之一,被梁启超誉为中国之最大政治家。再次,他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开创了我国古代以法治国的传统。作为春秋政坛上的领军人物,管仲富国强兵的经世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据《国语·晋语》,嫁给晋公子重耳的齐姜氏,...
寓言、重言、卮言,是谓《庄子》三言。在先秦其他典籍中,都没有出现类似的记载,三言可以说是庄子的发明和创造。庄子《寓言》篇和《天下》篇对此作了最早的阐释。三言既是《庄子》散文的基本表现形态,又是三种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本书从三言各自的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心灵境界、形象体系、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内经评文》三十六卷,是清代光绪年间著名医学家周学海撰写,它是中国《内经》学史上唯一一部从文章结构、写作特点入手,评论《内经》的专著。今用光绪戊戌年皖南建德周氏藏版本为底本,参考历代诸家之说,及今人郑烘新、李敬林二位先生的现代校本,其中《素问遗篇》用金代刻本和元代至元五年胡氏刻本同校。全书力求:改避讳而易假借,正讹误而补漏缺,汇众长而成其...
本书为近代著名医家恽铁樵研究《伤寒论》的心得之作。全书分为四卷,卷一载总论、《伤寒论》六经、《伤寒论》提纲等六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改革中医的看法及对伤寒六经、伤寒提纲证的见解;卷二载用药之讨论,主要讨论伤寒的用药及药物研究问题;卷三载论说九篇,主要围绕《伤寒论》讨论了中西医关于病名、病理的异同点及其对潜伏期、伤寒传经、治疗法等问题的认识...
《伤寒论通注》为朱壶山壶山医庐丛书之一,即《伤寒杂病论精义折衷》之《最新伤寒精义折中》的单行本,不分卷,依《伤寒论》原书次第分为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及附篇,书前另列有凡例、全书主旨、六经概论。每条条文前冠以精练文字作为标题,使学者一目了然。注文汇通中西医之义,择历代注家之精论而折中其说,解释明白,条理清楚,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