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近代岭南伤寒名医黎庇留积五十年之学养,正百数十节之舛误,精心编注而成。全书凡八卷,卷首有左公海序、读法。卷一至卷七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篇,卷八为删伪篇。末附《读仲圣书有误五大险证治法》。注文采集前人之说,并加按语,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是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伤寒论》注本之一。
本书是陈逊斋先生参考诸家之说,以多年研讨心得校注《伤寒论》,随文释义,正讹补脱。全书分14章,前4章为伤寒、六经、脉法、药量概说,后10章为张仲景原序、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阴阳易瘥后劳复篇、霍乱篇。此书影响颇大,当时的政界大员或医药界泰斗如林森、于右任、陈果夫、陈立夫、黄竹斋等,均为之题词、作序。
本书系近代岭南名医陈伯坛多年研究《伤寒论》的心得之作。全书凡十八卷,卷之首列门径与读法二卷。门径主要介绍阴阳、表里、虚实、营卫、津液等22个名词术语的基本概念,并绘图12幅以辅助说明;读法重在阐述有关《伤寒论》之句读知识,颇多新的体会。正文采用以经注经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强调阴阳理论,指出《伤寒论》实义阴阳二字为心法,知阴阳为眼法,治...
本书以建安元年(196)至隋开皇九年(589)间政府对官员的惩治以及被惩官员的复起为研究对象,以汉代疆域为基准,处在此空间里的各朝,皆入研究范围。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政府对官员的非政治型的惩治与执行,对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朝政府给予多数受惩官员改过并重新为官的机会,从理性上和人性上说明,官员不是圣人,...
本书是一部本草奇书,由贾所学撰于明末。书中提出新颖的药母理论,具有高度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是一部在理论探讨上有特殊贡献的综合性本草著作。本书历史上曾经翻刻300余次,是中国古代本草书籍翻刻次数最多者。
明代中期王纶的《本草集要》,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作者集取《证类本草》要旨而成《本草集要》三部八卷,三易其稿,于1496年成书。本书是一部药性与临证相结合的综合性本草著作,立论严谨,颇有价值。
明李中立纂辑于万历四十年(1612)。本书12卷,收载药物470种,药图420幅,其中360余幅是作者据实物亲临写生所绘,附方369个。本书与以往本草的不同点为药图不绘原植物,仅绘其药用部分,真伪对照,以利药材鉴别,为突出药材形态鉴别的综合性本草;对前代本草记载详明的药品图注简明扼要,对易混淆品种则详加考察,澄清混乱;揭露当时药商以伪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