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藏族人民称为“雪域”的青藏高原的腹地及其边缘地区,不但有巍峨高耸的冰川和雪峰、星罗棋布的湖泊与沼泽,还有生机盎然的草甸和草原、蜿蜒穿行的江河溪流,以及森林、灌丛、裸岩和荒漠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栖息着全世界种类最多的大型食肉动物,也拥有丰富奇特的野生植被。巨大的海拔差异以及温差,使得多种植物在...
在被藏族人民称为“雪域”的青藏高原的腹地及其边缘地区,栖息着全世界种类最多的大型食肉动物。这里不但有巍峨高耸的冰川和雪峰、星罗棋布的湖泊与沼泽,还有生机盎然的草甸和草原、蜿蜒穿行的江河溪流,以及森林、灌丛、裸岩和荒漠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雪域藏人的民间传统文化通常将...
在亚洲中部的广大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哈萨克族。他们过着游牧生活,性格豪爽、热情好客。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他们传统的捕猎武器,除猎狗外,主要是猎鹰。每个哈萨克人都是狩猎高手。每当冬季出猎,剽悍的哈萨克猎手,身跨天山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前呼后拥下,放马奔驰于山林草上,每次行猎,必会有所收获。...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由一系列的山系和高地组成。由于高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外有引力的影响,所以高原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使整个高原的地势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经过多次地质运动,近300万年前,这里的海拔也只有1000米左右。当时这里的气候温润潮湿,是一片美丽的海洋景象,碧波荡漾,暖风徐徐,海洋动植物繁盛,海岸森林覆盖...
第一章 神秘的藏鹀1902年前后,前苏俄军官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PyotrKuzmich Kozlov,1863-1935)在中国西藏昌都地区采集鸟类标本并带回俄国。1904年,俄国鸟类学家瓦伦丁·比安奇(Valentin Lvovich Bianchi,1857-1920)根据科兹洛夫带回的标本描述了鸟类新种——藏鹀(Emberi...
《邢台民间文艺博览》这套丛书详细描述了邢台民间文艺和各种有文化内涵的技艺和民间故事,这是记录邢台民间文艺品种最多 、最详尽 、最生动的一本书。作者对每一品种都做了详明的介绍:考证了发生年代,描绘了基本情态,论证了主要特点 ,探索了流播地域 ,指明了传承情况 ,论述了文化价值。作者对邢台民间文艺研究的深入,令人钦佩;对家乡文化的一片深情 ,...
“大航海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自此,西方势力以更大规模东来,中国被西方人以西方的语言和方式转写、整理、阐释、传播,其变异空间和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中土。随着视野的扩展,西方人所编东方学作品目录逐渐在近东相关作品之外囊括进远东相关作品。19世纪中叶以后,先后出现了《汉字文法书广总目》(Bibliothecasinologica,1864)这...
九三学社中央围绕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在整合社内外科技资源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调研、政策理论研讨和召开科学座谈会等资政建言活动,倡导推动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域开展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决定编写出版本书,内容含总论、理论技术、实践创新等,希望为今后国家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
本书是一部内容涉及国内外汉学研究、海外汉学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集,是国内外汉学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由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多年汉学书系主编工作的阎纯德教授主编,综合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领域内的新秀们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关于不同国别的汉学研究历史述略、海外汉学家生平及研究成果、海外图书馆藏图藏书等方面。全书分有不同版块,本书分法国汉学研究专辑、美国汉...
本书作者涉足求职行业多年,根据多年实践写作的一本关于在英国求职指南的书,它内容严肃、文字严谨、通俗易懂。这本求职笔记不仅给大家提供了求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巧,也给在大学就读或行将毕业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诚恳的求职建议。本书从一个观察面试者和观察应聘者的独特角度,力求给求职者以切实的帮助,让求职者在申请前,可以从容预知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