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根据浏览历史为您推荐

医案讲习录

纸质书定价:16.00电子书定价:

  • 作者张锡纯著,刘观涛点校
  • 责任编辑陈辉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07-03-01
  • 开本32
  • ISBN978-7-5077-2833-0
  • 版次
  • 印数0
  • 装帧
  • 所属分类张锡纯医案全书

内容简介及目录

内容简介
医者喜阅医案,果能于先生之书熟读深思,又何患不得真门径哉!    
        目前所出版的张锡纯著作,多为将全部著作汇为一册的厚重开本。而本次分卷出版恢复张锡纯生前对其医著的分册原旨,将《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医著分为五册:处方篇(即《屡试屡效方》)、药物篇(即《中药亲试记》)、医论篇(即《中医论说集》)、医案篇(即《医案讲习录》)、伤寒篇(即《伤寒论讲义》)。并在完全尊重张锡纯原意、原文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编辑手法,让该书的“层次更分明,眉目更清晰。”

作者介绍
一代名医——张锡纯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先世原籍山东诸城,明初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遂为盐山人。家道小康,少时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因其家训教子孙宜训蒙兼习医而益世润身,遂在读书之暇随父习医。
        这期间其中医水平不断提高,常为人疏方看病,教学时文医兼授,弟子中日后有多人以医为业。1885年,他治愈邑中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应诊几无虚日。然而,1911年前,仍以训蒙、教书为职业。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
        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
       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为医界公认的一代名医。

精彩书评

“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与“第一可法之书”
——张锡纯与《医学衷中参西录》

刘观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中国中医药报》,专门对大约百位中国当代名老中医,做了大型调查:最推崇的中医药学家是谁?最喜爱的中医药著作是哪部?
        在《中国中医药报》所调查的这些当代名医中,“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选择最多的是张仲景、张锡纯;而“最喜读的中医药著作”选择最多的是《伤寒杂病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邓铁涛、朱良春、李可、余国俊、李静等当代中医临床家,为什么纷纷选择张锡纯为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为什么会选择《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呢?
        原因则是中医学界所公认的:张锡纯对于中医的临床体验,“屡试屡效,而后笔之于书,公诸医界。迨医界亦用其书屡效,而后可传诸异祀,永为医界法程。”所以,后人评价道“历试诸方,莫不应手奏效,如鼓桴之相应。真活人之金丹,济世之慈航也。”张锡除本人被“医界群推第一人”,其毕生医著系列《医学衷中参西录》被称为“第一可法之书”,“从此知《衷中参西录》实为医学家不可不备之要书也。”
        尤为可贵的是:张锡纯的医学经验,被后人称之为“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具有非常突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传统中医教学一般是“取《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书为讲义。然如此以教学生,取径太远,非阐十年之功于此等书,不能卒业;即能卒业者,果能得心皆应手乎?”而张锡纯本人亲授自己的学生,“惟授以拙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创作《伤寒论》的张仲景,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医学第一人”;那么,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医著的张锡纯,也被现当代医家推崇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
张锡纯的全部医学著作,唯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而已。本次对于张锡纯医学全书的重新点校、编辑出版,我们采用“”为底本、参考“天津中西汇通医社民国二十三年印行版本”对校本。相对于传统的点校出版,本书有三大创新特点:
        第一个特色:将卷佚浩繁、广博厚重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进行分门别类、按册出版,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张锡纯在世之时,考虑到其所有著作卷佚浩繁,超过一百万字,于是张锡纯本人将其医著系列分为“处方、药物、医论、医案、伤寒”五个分册,以方便读者阅读。而目前所出版的张锡纯著作,多为将全部著作汇为一册的厚重开本。所以,本次分卷出版恢复张锡纯生前对其医著的分册原旨,将《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医著分为五册:处方篇(即《屡试屡效方》)、药物篇(即《中药亲试记》)、医论篇(即《中医论说集》)、医案篇(即《医案讲习录》)、伤寒篇(即《伤寒论讲义》)。
        第二个特点:对张锡纯原著中前后章节错乱的地方予以“重新编辑”。因为张锡纯在世的时候,著作都是陆续出版,所以,在“医论篇”中,包含有“药物篇”、“伤寒篇”内容。使得整个分类体例有混乱之处。所以,我们在完全尊崇张锡纯原意的前提下,对全书各册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分类编辑。
        第三个特点:运用现代编辑手段,让医著“层次分明、眉清目秀”。传统对于医学古籍的点校,往往只是进行“断句标点和文字校订”。一点、一校,如此而已。但我们认为:古人由于印刷、排版条件的限制,一般不多换行、不变字体,很容易造成“层次不明、眉眼不清”的弊端。本次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点校,我们对于文中的案例,全部变为楷体进行区分;到文意明显转换的时候,进行了分段或换行编辑。在完全尊重张锡纯原意、原文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编辑手法,让该书的“层次更分明,眉目更清晰。”

评论(0条)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