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多样性形成了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特质的冰雪文化。中国北方地区属“泛北极文化圈”范畴,东北地区每年有长达半年以上的寒冷季节,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生存条件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冰雪文化也融入到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冰雪文化的研究,可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发掘民族冰雪文化的生态学、民族学和教育学价值,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与自然环境适应发展的文化模式。少数民族冰雪文化及冰雪运动内容丰富,涉及朝鲜族、赫哲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蒙古族、锡伯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藏族、图瓦人等十几个民族和族群。在古代北方民族中,由于地域特点,长期以来流行着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如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牧民在不同的季节“游牧”的生活方式,让草场得到修养生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狩猎民族则以“游猎”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均衡发展。这是他们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生存法则的体现,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又如蒙古族的冰雪那达慕有赛马、哈萨克族猎人的猎鹰是狩猎文化和古老的毛皮滑雪、满族冰鞋跑等。这些冰雪运动源于生活和生产,融于生活,既有娱乐,又有竞技,表达了各族人民的冰雪智慧。各民族在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中创造了灿烂的冰雪文化,体现在民族信仰、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和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出各民族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伦理、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
我的评论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