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老北大自建校(京师大学堂)的校园空间拓建历史。 现代校园的出现,是城市与教育近代化的产物。老北大(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自清末建校以来,经历了校园空间从无到有、逐步拓建的过程:从清末改造旧式公主府,到民国时期增建新楼、拓展校区,再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形成三院五斋的校园核心格局,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操场等新式要素基本完备。抗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及影响的不断扩大,国际史学界兴起了全球史和跨国史研究热潮。全球史和跨国史前沿丛书收入北外历史学院的老师运用俄语、法语、日语展开研究的成果,体现了多语种结合、跨地区研究的特色,丛书既是区域和国别研究、跨文明对话提供历史基石,也可以应用于学校世界史专业教学和通识教育。 全球史和跨国史前沿丛书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
孙复、石介是宋代儒学发展链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他们上承中唐的韩愈、柳宗元,下启宋代新儒学,一生以学道、行道、传道为己任,致力于儒学的复兴和发展,在改变唐末五代以来的颓废学风、重建师道和社会伦理秩序、变革经学研究方法、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书按照孙复、石介的思想脉络、社会活动和与宋代新儒学兴起相关的诸问题,分为七个部分,以孙复...
自19世纪后半叶,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渐深人中国内地。随着18世纪末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19世纪末占领缅甸全境后,中国的西南边疆直接处于英国的眈眈虎视之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外国传教士、探险家、外交家和学者陆续到西南地区,留下了不少调查报告、会务报告、旅行日记。法国传教士保禄·维亚尔(PaulVial)在深入研究彝族文...
自19世纪后半叶,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渐深人中国内地。随着18世纪末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19世纪末占领缅甸全境后,中国的西南边疆直接处于英国的眈眈虎视之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外国传教士、探险家、外交家和学者陆续到西南地区,留下了不少调查报告、会务报告、旅行日记。法国传教士保禄·维亚尔(PaulVial)在深入研究彝族文...
本书是一部内容涉及国内外汉学研究、海外汉学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集,是国内外汉学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由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多年汉学书系主编工作的阎纯德教授主编,综合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领域内的新秀们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关于不同国别的汉学研究历史述略、海外汉学家生平及研究成果、海外图书馆藏图藏书等方面。全书分有不同版块,本书分法国汉学研究专辑、美国汉...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40个民族乡;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16个跨境民族、15个特有民族、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的省份。因此,云南民族工作在全国民族工作...
鄂尔多斯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的神奇土地。历代以来,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胡焕庸线从这里穿过,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在这里交汇,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部族在这里碰撞、交融,多个时代的草原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历代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因此,鄂尔多斯高原成为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
本文集主要以自传体回忆录方式记述作者求学、做科研和做临床的故事。具体包括作者刻苦求学的励志经历,在临床上屡创诊疗奇迹的故事,专业科研不断提出创新科学理论的过程等。文集反映了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发人深思的哲理思辨。如以世界卫生组织顾问身份访问朝鲜做学术培训工作,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远赴非洲坦桑尼亚卫生部协商谈判两国医学合作等经历,在今天仍可...
作者为学术研究,走访七十余所图书馆,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在走访图书馆的过程中,作者时有感触,著为随笔,记述经历及所见所思所得,在《温州读书报》连载,2013年起开辟“图书馆纪行”专栏,迄今发表50余篇。本书即由这些文章汇集成书,目录如下:我与温州图书馆、 行万里路读百家书、 国图纪事、 三进中科院、令人神往的医籍宝库、 大院里的小书店、 未...